
網壇「女金剛」娜拉提洛娃:用意象克服逆境 完成目標
我不曉得自己的旅程會怎樣,但明白我會有一個遠大的未來。溫布頓是這麼具代表性的意象,我可以將它牢牢留在腦海裡。因此,我會: 想像贏得賽末點 想像擊出精采好球 想像奪得冠軍獎盃 手捧金盃 親吻金盃 將它高舉過頭 這些意象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我有了方針和目標。我和大多數運動員一樣,是目標導向的人。很幸運的,我也非常有自信。我總覺得自己能和任何人匹敵,可以參加任何想從事的運動競賽。因為熱愛,

杜金龍:鑑往可知來,方能判牛熊
書中對四次大熊市的詳細敘述,包括: 均可對照運用於後來五次(盤中高低點跌幅),如1987年(盤中高低點)跌40.94%、2000年跌38.75%、2007年跌54.43%、2021年跌38.39%,以及最近一次2022年下跌22.48%。 書其中涵蓋的四次熊市發生,均有其時代背景。1921年熊市,為消費社會的誕生,於1921年8月股市便宜的時機落底。1932年熊市,為羅斯福大政府時代的誕生

畢德歐夫:拓展視野 培養正向且良好的「慣習」
在這本書中,作者清楚分析了中產階級以上跟以下的差異,如果可以的話,我們當然也希望可以將孩子培養得更好,讓他們不管在學業上或求職上都更順暢,但一般家庭並沒有辦法這麼輕易認識到富人,更遑論一窺究竟。 書中有段話是這麼說的:「下一代的責任感與合宜的應對進退必須及早訓練,才能從小就學會用來標示階層差異及展現優越的慣習。」德國青少年生活環境調查顯示,中間上層階級的父母帶給下一代的是批判能力、生態及環保意識

齊立文:事業高毛利、員工高薪資的經營祕訣
雖然根據二○二三年的最新資料,優衣庫(Uniqlo)的母公司日本迅銷集團(Fast Retailing)會長柳井正,以三百五十七億美元的身價,拿回日本首富位置,瀧崎武光依舊是日本第二富豪,身價二百二十億美元。 瀧崎武光的身價激增,與他在一九七四年創辦的基恩斯,近年來股價與營收高速飛漲有關。《日本經濟新聞》在二○二二年一篇報導中指出,「疫情擴大態勢下,推動工廠自動化的設備投資十分活躍。除了安裝在生

鄭丁旺:一本精彩的財報分析書
「由於美中貿易戰,今年第一季H公司三率齊降。」 「本公司EBITDA今年已全年轉正。」 「由於IFRS 16今年實施,本公司期初資產、負債分別增加XX億元及XX億元。」 「5G開放後,各電信公司又將有一波CAPEX」……以上這些經常在商業雜誌或電視財經頻道看到的詞彙,都跟財務報表的解讀有關,卻不是一般人都看得懂的,尤其是沒有會計背景的人,更難了解其意涵。 會計界一直在思考,如何使財務報表對

邱師儀:眾聲喧譁、前途未卜的「十一個美國」
一般觀察美國政治,我們會習慣將政治人物以「保守vs.自由」做一個區分,或者在總統大選、期中選舉時,我們習慣用「紅州vs.藍州」的標籤來辨識哪些州分別是投給「共和黨vs.民主黨」的勢力範圍。而這本書帶著讀者往更深一層走,意即我們要從建國時的美英之間、不同菁英之間、菁英與庶民之間與不同地理區塊的需求之間來看政治競爭。伍達德提出十一個美國的觀念:包含洋基之國、新尼德蘭、中部地方、深南地方、潮水地方、

劉瑞華:止戰還是助戰,這是個問題!
當俄羅斯於二○二二年初揮軍進入烏克蘭東部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迅速表明不會以軍事行動介入,美國立即聯合歐盟國家採取了一連串經濟制裁。然而,不論是停止採購、限制入境,或是撤資及凍結帳戶資產,在烏克蘭政府眼中都無法嚇阻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政府於是提出要求,請SWIFT禁止俄羅斯使用相關服務。這項被稱為「具有毀滅性威力的制裁」在美國主導下,經過數個月的折衝,於是通過。 SWIFT的全名是Soc

統統:為了生存 你願意付出多少努力?
在我近期的節目中,我是這樣形容南韓的:「有經濟成長的骨架,卻沒有血液循環系統」。 一九九七年南韓發生金融危機,國家近乎破產。為了活下去,他們忍辱地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借錢。從一九九〇年到金融危機發生前,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增長率都維持近一〇%,在一九九八年突然落地降到負五.一%。

吳嘉隆:聯準會是神秘殿堂 你想進來嗎?
在金融市場打滾的人都知道,美國的貨幣政策是驅動各種金融交易最關鍵的變數。然而,要搞懂美國的貨幣政策,當然就要搞懂聯準會的運作,而這恰恰是本書的主題。 美國聯準會是一座神秘的殿堂,貨幣政策要往哪裡走,很多華爾街的專家與分析師也看不懂,於是大家都企圖揭開這道神秘的面紗。 美國聯準會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中央銀行,也是操作水準最高的中央銀行,在我看,聯準會在示範中央銀行學以及推動貨幣政策創新等許多方面

從魯蛇變成神級操盤手 全靠這本?傳奇交易員彼德布蘭特推薦書
我就直率的說了,身為一位市場投機者,我能夠在職業生涯中獲得成功,都要感激理查.沙巴克,與你現在正在讀的這本書。如果沒有這些由沙巴克編纂,底稿是用手寫的經典線圖原則,那麼我很可能會被迫重回廣告業的工作,那是我在 1975 年,貿然進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Chicago Board of Trade , CBOT),商品交易領域之前的職業路徑。 從明尼蘇達大學畢業後,我搬到芝加哥,展開我在一家世界最

御姊愛:那些我們曾經都反感的飯局
我曾經很討厭飯局和應酬,有一次丟出離職書,正是因為主管宣布必須「加強夜間服務客戶」。當然,不是你想像的那種服務,但就是要多多交際應酬、吃飯搏交情。 那時,我還是剛畢業不久的菜鳥,總覺得職場裡的交際特別虛假,逢人就喊「張董」、「王董」,笑盈盈的逢迎:「要不是張董,哪有我們今天呢?」然後和客戶、主管合照後,還得上傳社群媒體、發動態;席間要幫忙斟酒、夾菜,注意誰的碗裡空了、誰有需要,都要趕緊照顧到。

約翰柏格:投機年代的希望、貪婪與恐懼
《超級貨幣》和亞當・斯密的前作《金錢遊戲》一樣,談論的是後來被稱為「沸騰年代」(Go-Go years)的美國股市。早在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成為投資成功與樸實金融見解的典範之前,本書就介紹了這位如今全球最受矚目的投資人。在《超級貨幣》裡,作者「亞當・斯密」跑到奧馬哈去見這位威爾・羅傑斯(Will Rogers)式的人物,後來還帶他去上他的電視節目《亞當・斯密的金錢世界》(A

華倫:股票市場欲速則不達 慢慢來反而比較快
相信所有投資人應該都聽過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名號,巴菲特在一九六二年買進波克夏海薩威(Berkshire Hathaway)的股票,持有至今,當時波克夏股價一股在十美元左右,截至二○二三年七月中,波克夏(BRK-A)的股價已經超過一股五十二萬美金,成長超過五萬倍;再講另一個極端的例子,這也是波克夏的重要持股之一可口可樂(Coca Cola),假設有人在一百年前買進

何明修:米蟲人生的代價
在低薪化與非典型勞動盛行的當今社會,事少輕鬆的工作恐怕是許多人所夢寐以求的。你只要付出很少的努力,就可以坐享比許多辛勞基層勞工更優渥的待遇、更穩定的就業保障,這種爽缺肯定會是就業市場的熱門首選。很多人可能認為,這種好康的涼缺只會在被認為沒有效率的公部門出現,私人企業有營利壓力,不會容忍人事冗員之情事。要不然臺灣為何到處可以看到考公務員、考國營事業的補習班,卻沒有補教名師可以教人如何考進臺積電?難

綠角:財務自由的關鍵不是更多 而是滿足
面對錢有兩種態度,「要更多」與「覺得夠了」。 在人生某些時期,我們會經歷「要更多」的心境。譬如在年輕剛出社會時,有許多人生目標等著完成,結婚、買房、養兒,退休。看著不多的收入,我們常覺得不足,自然想要更多的錢。 於是我們努力工作、提升自己,學習投資。這時,希望賺更多的錢,也是人生進步的動力。 但是當你一個接一個的達成人生財務目標後,有其他理由很容易讓你繼續留在希望賺更多錢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