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能源轉型下 可留意電網升級機會
大陸10月份經濟數據好壞參半,製造業PMI、房地產投資與出口表現不如預期,而消費動能則有所回升。10月製造業PMI從前月50.2回降至49.5,主因生產與新訂單下滑所致。海外需求疲弱與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衝擊大陸出口表現疲弱,惟10月進口年增率有所改善,顯示內需受政策支撐而有所回穩。 另外,在消費方面,十一長假外出旅遊消費增加,同時大城市失業率調查有所回降,帶動10月份零售銷售年增率從前月5
支持實體經濟 仍要政策加力
美國聯準會(Fed)發表被稱為「褐皮書」的最新經濟狀況評論,報告顯示,美國經濟活動出現放緩,整體狀況未有先前般樂觀。與此同時,勞動力需求緩和,大部分地區的就業情況只有溫和成長或持平,出現更多應徵者,員工也更傾向留在現職位,雇主更樂意解雇表現不佳的員工,工資上升的壓力緩和,然而整體勞動市場仍然緊張。 除此,美國各地區的物價漲幅有所緩和,但仍在高位。消費者對價格更為敏感,特別是非必需品和耐用品,行
大陸景氣復甦跡象露曙光 待政策發酵 風險情緒可望修復
中美兩國元首「拜習會」於11月中落幕,舒緩了美中緊張關係,加上中國人民銀行持續提供充足流動性,改善了陸股市場情緒,上證指、深成指、創業板指均自3年多以來新低反彈。大陸10月經濟數據顯示,整體經濟在震盪復甦中抬升,亦激勵陸股市場信心。研判未來隨著美中利差收斂、美中關係和緩,政策陸續發酵的背景下,外部環境或使疲軟的人民幣獲得喘息,有望吸引資金回流,有利陸股後市表現。 宏觀經濟方面,11月美國聯準

中國大陸會重演「日本失落」?
文/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在新冠肺炎的肆虐下,中國大陸於2020到2022年間進行封城,直到2023年年初意外解封,解封後中國的經濟成長雖然不差,但出口惡化,房地產泡沫也日趨嚴重。 若干房產企業例如恒大、碧桂園等集團紛紛出現爆雷、債券利息繳不出的困境。三、四線城市爛尾樓頻傳、房地產成交量少、有行無市,一、二線城市雖然受到中央政策的監控,但仍賣壓湧現。同時,房地產泡沫波及地方政府,地方

烏鎮峰會 中美割席縮影
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日前落下帷幕。經歷大陸官方整頓互聯網、中美科技戰升溫等背景,互聯網大咖們在古鎮圍爐夜話的情景非但不復見,就連出席嘉賓、參展廠商也呈現「割席」效應,國際間各自站隊的情景成為峰會縮影。 今年是烏鎮峰會舉辦的第十年,峰會為此定下「攜手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宏偉主題,並廣邀126個國家和地區的1,800多位嘉賓透過線上線下方式參會,號稱國別數創歷屆新高。 在亮眼
中國還能投資嗎?不妨關注綠能產業
中國股市10月下跌,以美元計的MSCI中國A股指數當月下跌3%,使得今年迄今跌幅達11.6%。 儘管中國政府最近發行1兆人民幣政府債券為基礎建設融資,並大幅提升預算赤字目標至GDP的約3.8%以提振經濟,但中國股市10月為連續第三個月下跌,主要來自成長乏力、房地產業困境和國際地緣政治緊張局勢。 中國10月製造業活動也意外收縮,在第三季GDP年增率數據優於預期之後,讓投資人對經濟可能出現
中國房市發展成為市場焦點
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美國10月耐用品訂單初值按月轉降5.4%,降幅超過市場預期的降3.1%,為2020年4月以來第二大降幅,較9月的月增4.0%相差很多。過去四個月以來,除了9月份是月增長之外,其他三個月都是月減。 數據公布後,美股小幅上漲,因美債息續回落。同時公布的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僅20.9萬,低於預期的22.6萬人。這是因為耐用品訂單不如預期,更確認升息結束的觀點。 美國聯準會最近一

人民幣反彈 觀察北向資金回流動態
文/劉家豪■渣打國際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投資策略部主管 眾所矚目的美中領導人峰會於11月15日落幕,雖然市場普遍認為美中兩國競爭的本質沒有改變,不過中國大陸透過緩和立場和減少對抗的語氣,緩解與美國的緊張關係後,預期中國官方可能將投注更多心力在應對國內經濟下行的風險,改善資金外流令人民幣走勢承壓的情況,而外部環境也開始對人民幣表現逐漸有利,美國通膨數據趨緩,公債殖利率回落、美元走跌,上述這些因素均使得

大陸官方展現政策決心 有望帶動市場情緒好轉
近幾個月大陸宏觀政策已經接連發力,要穩固經濟恢復的效果還需要政策進一步支持,其中10月20日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批准增發人民幣(下同)1兆元國債、財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的議案,由中央政府加大財政槓桿,支持經濟增長。預計隨著新一輪財政發力、地方化債等政策持續推出,貨幣政策也將維持寬鬆。 中國10月新增社會融資1.85兆元,較上年同期多增9,108億元,社融存量年增率回升至9.3%;10月

「拜習會」召開後政經環境有望回暖 陸股第四季轉強仍可期
猶記得美中關係在今年初因偵察氣球事件而惡化,後續多次的禁令問題,也造成陸股科技為主的板塊明顯承壓,使今年以來陸股繳出弱勢的成績單。觀察近月雙方高層互動轉為頻繁,同時11月15日中美領導人也進行了會面,短期關係好轉有望帶動A股投資人的信心。 觀察近一個月以來,上綜指數跌幅收歛,僅約下跌1.35%,深綜指數表現最佳,約上漲0.47%;代表上、深兩市大型藍籌股的富時中國A50指數,仍承受外資需抽回

年輕化的深圳 力推無人駕駛
11月中旬有機會受邀去了一趟久違的深圳,當大陸多數城市苦於老齡化與少子化的今天,作為大陸改革開放最前沿城市,人口平均年齡32.5歲的深圳,始終顯得年輕且衝勁十足。作為典型的移民城市,當地民眾容易接受新事物,且勇於創新嘗新,加上具備完善的研發與製造根基,深圳在許多「黑科技」的應用上經常是領先全大陸,著名的華為、比亞迪、騰訊、大疆創新、中興通訊、大族激光等科企總部均位在深圳。 不過,深圳今日的科技

尋找中國大幅減持美國公債的原因
APEC歷史性的習拜高峰會讓中美關係重回安全的軌道,不過,一個令全球經濟學家與市場分析師疑惑的統計,卻同時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根據美國財政部在11月16日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中國政府持有美國政府債券的餘額,在今年9月底正式跌破8,000億美元大關,較8月底降低了273億美元,與2022年9月相較更減持超過1,000億美元,僅剩下7,781億美元,續創14年來的新低紀錄。 中國人民
宏觀經濟改善 為市場注入新動力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14日公布10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整體通膨年增3.2%,漲幅低於8月及9月的3.7%及預期的3.2%。剔除波幅較大的能源及食品價格後,核心通膨年增4%,增幅低於預期及9月的4.1%,並為2021年8月的水平。按月計算,10月份整體物價指數和9月相同,核心通膨升0.2%。能源價格10月份年跌4.5%,跌幅加快;住房通膨也持續回落。 整體而言,美國10月份的通膨走勢

中美周期錯位 啞鈴配置攻守兼備
10月主要國家貨幣緊縮和全球地緣風險抬升對投資者風險偏好帶來影響,A股市場在外部流動性衝擊加速下跌,但在10月23日匯金宣布增持ETF,A股轉而上漲,全月跌幅收窄,上證指數下跌2.9%,科技龍頭抗跌,大盤價值出現補跌。 海外宏觀數據方面,就業市場供需逐步回歸正常,10月就業數據或有車企罷工的擾動,就業增長的放緩比較顯著,勞動參與率下行,失業率仍走高。10月時薪年增、月增率均放緩,第三季單位勞

從一帶一路看中國的新格局
文/黃齊元■藍濤亞洲總裁、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 今年是中國大陸「一帶一路」十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總結其成就並宣布未來持續支持重大措施。客觀來看,一帶一路是習近平最顯著政績之一,把中國從亞洲帶向世界,不論是思想跟實際成果都有出色表現,對提升中國世界領導地位有重大貢獻。 透過一帶一路,中國積極從內陸國家走向世界,使得中國市場與全球市場融合得更加緊密。一帶一路從地理連結開始,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