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藥知識》我可以不要吃藥嗎?錯誤認知恐錯過治療黃金期
藥師在面對民眾用藥諮詢時,發現不少患者對於吃藥相當抗拒甚至恐懼,究其原因大多是被不正確的用藥觀念誤導,以下分享常見的例子並予以說明: 坊間謠傳:降血壓藥一旦吃了就必須吃一輩子?這邊可以先想想,我們是因為吃了食物,導致需要一輩子吃東西嗎?相信多數人可以接受是因為身體需要能量,所以要不斷進食。同理,造成必須吃藥一輩子的元兇,其實大多不是吃藥這個行為本身,而是身體疾病的治療需求,通常像三高這些慢性

傳染病避免重症的關鍵在腸道?
新冠病毒大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是至少在「發病」和「重症」這兩點上,病毒造成的影響並不是「人人皆同」。 在發生聚集性疫情的群體當中,依然有人未受感染,或是感染後只有輕症。 明明身處於同一種環境、接觸到相同的病原菌,為什麼有人就是不會感染? 或者是在感染後,為什麼有人幾乎沒有症狀,有人卻是重症呢?為什麼重症的風險會有年齡差異呢? 電視上的知識性節目中,都將這種情形概括為「免疫力的問題」,那我

一回神才發現有了生活習慣病?腸漏的可怕影響
或許有人覺得「只是有點發懶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這麼想就太輕率了。 腸漏引起的慢性發炎的確不像急性發炎那樣,會引發劇痛或高燒,症狀平靜到不會讓人覺得有必要上醫院,但這個「平靜」正是問題所在。 在你感覺到「最近好像有點累」的時候,異物就已經循環至全身,一點一點地慢慢傷害各個器官了,就像是低溫燙傷一樣。等你發現時已經嚴重受損,而且身體各個部位都在發炎,逐漸傷害細胞和組織,直到某一天變成「疾病

肌肉太硬也會造成高血壓現象 達人教拍打除瘀
高血壓是老人家的普遍毛病,年紀越大越容易出現。不過近年來也有年輕化的趨勢。 血壓的源頭是心臟的出力程度,透過心臟的收縮,由血管將血液輸送到全身的細胞,進行氧氣交換(血紅素)及部分營養物質的輸送。其中最常見的營養物質應該是血糖,而血糖的來源正是我們最常吃的食物──澱粉和糖。 當我們吃下過量的澱粉(米、麵),經過消化吸收後轉為高血糖。年輕時,胰臟可以分泌大量的胰島素,將這些血糖轉化為脂肪堆積起來

拍毒養生Q&A 為什麼有些部位輕輕拍就會那麼痛?
這時人們常做的事是,用營養品或是中藥材來調理身體, 好好地補。但是再多的維骨力、膠原蛋白也補不好膝關節退化的問題,再多的葉黃素也擋不住眼睛的退化。 拍打是清理淤塞的環境,無關洩、泄。拍的震動能量會帶來局部的熱,震動繃緊的肌肉組織可以讓卡住的膽固醇從肌纖維裡釋放出來。有人說,拍毒會虛,這就是不懂裝懂的理解。虛是因為肝要代謝那些拍出來的毒素,所以肝知會腦,分泌讓你睡覺的褪黑激素,你自然就會想睡,所

別怕!篩檢發現的大腸癌 多半是早期癌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這句話大家都能琅琅上口,連小學生都會背,但是大家真的都懂這句話的意思嗎?這句話雖然沒錯,但也未完全對,因為大家最關心的其實是活命。這句話要成立,必須有幾個條件: 第一、有早期診斷的工具嗎?(這句話在胰臟癌就不成立);第二、早期癌會活得比較久嗎?(這句話在胰臟癌也不成立);第三、有好的治療嗎?(抱歉,這句話在胰臟癌又不成立)但是,這幾個條件在大腸癌都成立,而且有充分證據。「早
癌症基因定序將納健保 QA懶人包一次看
癌症治療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可望部分納健保,中央健保署長石崇良對審議結果抱持樂觀態度,最快明年第2季上路,年輕病友協會今天公布QA懶人包一次看,提供病友諮詢醫師撇步。 Q:什麼是NGS次世代基因定序? A:隨著醫學進步,癌症的標靶治療和免疫療法等,越來越講究精準治療,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治醫師劉峻宇說,NGS透過1次測多個位點或基因,讓醫師更了解致病基因及變異型態,從現有藥

揪出大腸癌 該做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
在各種癌症篩檢的方法中,就屬大腸直腸癌篩檢最麻煩:收集完糞便後要拿去醫院繳交,檢體放在皮包或公事包裡還要擔心是否會「漏出來」,若糞便呈陽性後,又得去門診安排大腸鏡,等待檢查又要一陣子,做完檢查如果有切息肉,還要回來一趟看病理化驗結果,而且,照大腸鏡前的清腸準備也是一件苦差事…… 在門診,很多病人常常問我這句話:「醫師,驗大便準嗎?」尤其在都會區,很多人完全看不上檢驗成本較低的「糞便檢查
低頭族危肌 姿勢不良頸紋恐成年輪
【中國時報 鄭郁蓁】上班抬頭看電腦、下班低頭滑手機追劇,小心抬頭紋、頸紋一條一條生出來,顯出老態。皮膚科醫師表示,當頸部肌膚常受到擠壓時,就可能會出現紋路,屬於姿勢型頸紋,若再加上熬夜、抽菸加快膠原蛋白流失「失去擋土牆」,皮膚和肌肉間連結變強,只要稍微一用力就會更加深紋路的產生。 「脖子是最能看出年齡的部位」,皮膚科醫師陳珮吟表示,除了年輕就有很深紋路的先天性原因,多數人都是後天導致細紋,原因可
臉冒苔癬狀凸起物 竟是病毒疣作祟
【中國時報 林周義】冬天是泡溫泉的季節,但在公共場合,務必當心人類乳突病毒的感染,導致病毒疣出現!一名長年在海外工作的45歲女子,數月前在右臉頰發現一苔癬狀凸起物,凸起物後逐漸長大,女子在當地就醫後,症狀短暫改善,2周後又在原地重新長出、變大,返台就醫診斷出病毒疣。 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黃季怡說,臉部疣是病毒疣的一種,由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所造成,不同血清型的人類乳突病毒會表現出不同型態的皮膚疣,

下山比爬山困難 登山最常遇到膝蓋痛、肌肉痛及抽筋
登山的種類、方式有很多,像是在地勢較平緩的低山健走、一日來回的登山路線,以及縱走、攀岩、冬季登山等,都是登山的類型之一。登山時,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膝蓋痛、肌肉痛以及抽筋。膝蓋疼痛通常好發下山時,而且屬於緩慢性疼痛,想必不少人都有相同經驗,我也是其中之一。約莫5 年多前,我開始對登山產生興趣,最先遇到的就是膝蓋疼痛問題。於是我對如何「輕鬆爬山」的走路方式感到好奇,皆因自身經驗使然。 爬山時,關節與

中醫大推!睡前簡單1動作 幫助放鬆更好眠
【中時新聞網 黃凡甄】現今不少人有睡眠問題,根據調查顯示,台灣平均每5個成年人,就有1人為失眠所苦,堪稱是現代文明病,除了透過飲食和規律運動化解,國外網友也傳授「搓腳」的小技巧,在社群平台上獲得高達5千多萬次瀏覽,並得到中醫師的肯定。 綜合《紐約郵報》、國外網站「Bustle」報導,「搓腳」(cricketing)顧名思義,就是像蟋蟀一樣雙腳互相摩擦,刺激腿上的神經。 來自美國緬因州的

這 3個動作會害你愈走愈累
接下來,要教大家不容易造成身體負擔的步行方式,但到底什麼樣的走路方式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呢?換句話說,究竟哪些動作不可以做呢?答案就是伸直、蹬腳、扭轉這3 種動作。如果走路時不斷重複上述這些動作,就有可能會覺得關節疼痛或是疲勞。 現在有很多人在走路時,會將腳踝與膝蓋的關節打直,而這種步行方式與踮腳走路一樣,都是憑藉肌力走路的方法。蹬腳與扭轉身體的動作,也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在此特別將這些對身體造成負擔

扭轉心念 惡性腫瘤也有被逆轉的可能?
臨床經驗得知肺癌、大腸癌與皮膚癌患者,常背負著無法釋放的悲傷或內疚情緒,甚至有想離開人世的念頭;而女性乳癌、子宮頸癌或卵巢癌,則常與伴侶關係或原生家庭的課題有關,背後往往充斥著被背叛的怨恨與憤怒,或是沒有被看到、被愛或被滋養的難過、悲傷與委屈。 能量場我們看到惡性腫瘤背後往往由「怨恨」心念所主導,「怨」是帶有責備、怪罪意涵的念頭,而「恨」則是因為感覺受傷而生出敵意、想報復的心情。 曾看過有不少
人造石矽肺病年輕化 最快工作4.5年就發病
勞動部今天表示,人造石加工業易因粉塵引發矽肺病,目前已知6例病例中,平均確診年齡為35.8歲,遠低於過往各行業矽肺病平均確診年齡66.1歲;且暴露不到10年就發病,最短的僅4.5年,有病程加速的特性。 新興產業人造石加工業對勞工的健康危害,恐因工作環境暴露於二氧化矽粉塵而引發矽肺病,不容小覷;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財團法人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與中華民國環境職業醫學會,聯合各地職業傷病診治專責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