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為什麼拚經濟這麼難?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人人希望經濟好,各國各執政者都高喊拚經濟,但為何常常經濟不如預期? 歷來掌權者信誓旦旦,或訂出成長率目標,或標榜重點產業項目,或者喊出振奮口號,而國內外經濟情勢有榮有枯,並非一廂情願地喊聲錢來也,便能換得經濟長紅。拚經濟之所以如此困難,必須認清原由,本文所提六個原因,頗為關鍵。

首先必須認清:經濟個體所作出的選擇,往往是在資源有限下必須作的取捨。每一單位皆面臨種種選擇,個人所得如何支配,企業資金如何投資,國家稅收如何開支,皆是抉擇的十字路口。分配給甲,就無法給乙,故為了爭奪資源而激烈較勁,成為社會常態。吾人可見,為了前瞻計畫資金如何分配,中央與各地方政府無不卯足了勁,不管政策評估報告是否周全,先搶到預算再說,甲縣多了兩億,乙丙兩縣便各少了一億。對個人理財亦然,面臨選擇困境,多買了高報酬率的股票,便要放棄穩健收入的存款。

第二點,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享受必付代價,偏偏有些人想吃滿漢全席,卻只想付出魯肉飯的價格。若要求政府提供良好福利措施,須繳納更多稅賦,否則財政赤字壓力沈重,擠壓到其他項目之發展空間。

以都更計畫為例,有些擁屋者想1坪換1坪,要求免費換新,造成不少都更步調卡關。再以健保而言,連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格曼(P.Krugman)都誇台灣的健保是全球第一好,價格低廉而服務廣泛,連美國都無這麼好的健保。一旦政府當起散財童子,寅吃卯糧的財政赤字便一路上衝。且看2010年歐債風雲,便是歐洲五國財政赤字負荷超重所燃起之緊張情勢,甚至引起歐元崩盤之疑慮,可見強搶公共資源的禍害之大。

第三個重點常是關鍵:不同立場,不同角色,不同偏好,彼此對立,成為常態。經濟變數常一刀兩刃,利率漲了,有利於存款者,不利於借款者;新台幣升值了,有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勞資爭議是雇主與勞團的拉扯對立,找不到雙方彼此滿意接受的平衡點。執政者握有政策主導權,總是順了姑意逆嫂意,在權衡輕重之天平上,考驗決策智慧。若只討好特定族群,重視單一面向,豈能有效提振整體經濟。這在選舉時刻特別顯著,為了選票,擱置經濟。

第四:個體加總不等於總體。每一個體在其他人不變之假設下採取經濟行動,然而其他個體並非固定不動,也作了經濟行為。例如: 員工加薪5%,全體國民皆同步加薪,原是消費能力增加了,然若百貨商品物價也以同一水準挺升,則實質所得即零成長,消費能力也是零成長。

2008年金融海嘯的發生,便是每企業評估個體投資風險時,假設其他個體均維持原狀,總體環境不變,嚴重低估總風險,一旦釀成風暴,每一個體皆在總體海嘯浪潮裏昏頭翻滾。這現象,乃個體與總體之間的合成謬誤。

第五項是經濟詭異之處,經濟情勢並非一成不變。人不是機械,行為不按表操課,金融動態天天變化,尤其巨大事故發生時,經濟結構重新洗牌。在大蕭條、東亞金融風暴、金融海嘯發生時,所有根據過去資料建立的經濟預測模型幾全槓龜,急急數次修正,仍趕不上風暴的飆速與雨量。即使承平時期,股市仍是天天瞬息萬變,遇到股價連續狂飆便飲酒作樂,總等到泡沫破滅瞬間方驚覺變天。

第六項:非經濟因素影響了經濟,這往往是影響力道最強的因素,諸如大選變局、民眾抗爭、社會亂象、天災頻仍、外交困境等等。不利於經濟的負面訊息一出,金融市場出現失序,企業投資意願轉向,牽引人才移動。英國脫歐之際,股匯市如三溫暖般大幅跳躍,國際經貿合約重新一國一國逐條談判,交易成本甚高。

經濟如此錯綜複雜,為覓得適切策略,經濟研究的重要性突顯易見,把各項經濟變數關係釐清,研析各政策之影響,綜合考量整體效果,諸如: 研擬刺激景氣的策略,政府與市場交手的角色拿捏、如何在國際列強環繞下施展經貿舞台、如何運用阮囊羞澀的財政經費以助產業發展、如何修改稅制方能兼顧投資意願與財政平衡。並須瞭解經濟模型之限制,不單仰賴舊有資訊來推估未來,經濟研究與政策研析必須不斷精進,與時俱進。

具備周全的研析資訊之後,便是選擇的問題。每一個人都有不同偏好,意見紛歧。左衝右突下,決策者取捨十分艱難,選擇的權重,選擇的觀念,左右了國家的經濟命運。經濟能否拚得出好成績,隨著各國決策品質的良窳,搭建出各國的經濟情境,各有門道,各有造化。

>>訂閱名家評論周報,關心全球財經大小事

落實拚經濟的作為兆元救台灣的虛實小不忍則亂大謀? -陳時中vs.龔明鑫的兩難選擇台灣亟需超前部署ECFA即將屆滿衝擊疫情對糧食安全與國土計畫的啟示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