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暄貽/台北報導
由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執行中心主辦、醫材公會執行的「醫療器材產業國際競爭探討與分析及升級策略規劃論壇」昨(19)日熱鬧登場,吸引逾百位醫材產業精英踴躍參與。醫材公會理事長洪盛隆表示,為加速推動國內醫材產品升級與國際行銷,醫材公會將加強整合國產自製MIT產品,預定於2018台灣國際醫療展會以模擬急診室的情境展現國產醫材的實力。
此外,醫材公會也將幫助醫材廠商與新創業者齊全產品鏈,透過串聯國外進口商會之力量,協助國內業者拓銷全球市場。
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執行中心指出,此次論壇以「攜手產官學研醫法金融,共同激盪對醫材產業建言,尋找下一階段的醫材出口名星產品」為主題,邀集產、官、學、研、醫、法(專利)、金融(創投)各界代表16位專家共同與談剖析,希冀引領台灣醫材產業世界排名加速前進與醫材出口產值倍增成長。
洪盛隆強調,全台醫材廠商數約1,090家,台灣醫療器材產業出口占比7成以上,在全球醫材出口產值排名第28位,出口金額約600多億元台幣。
綜觀台灣醫材產品的出口歷史,早期出口聚焦不織布、手套、輪椅及病床等產品,近年則轉為以血壓計、血糖機與隱形眼鏡等為大宗。面對全球激烈競爭的嚴峻考驗與挑戰,醫材行銷、市場、新創、生技與二代接班之議題均牽動開創下一階段醫材明星產品佈局。
此外,有鑑醫材產品全生命週期管理的重要性,衛福部食藥署更鼓勵業者善用署內的法規諮詢專線與專案輔導機制,提升查驗登記文件的完善程度,並分析下個五年醫材產品發展的黃金曲線應為長照醫材、居家照護醫材、個人醫療與精準醫療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