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我的虛擬貨幣不是有價證券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區塊鏈技術算是近年來最重要的技術革新之一。因為區塊鏈記錄有公示性且難以被篡改,相當適合作為權利登記、移轉、分割等法律應用上。

例如,在土地登記方面,經濟學人2015年的報導指出,宏都拉斯政府常年苦於其土地登記系統之陳舊、不完整、以及官員收賄篡改登記,故與科技公司合作以區塊鏈技術革新其土地登記系統。區塊鏈技術在著作權之應用亦被廣泛討論。區塊鏈技術可以用於登錄影視、音樂等作品的著作財產權人,記錄權利轉讓、分割、授權,以及授權的內容、時間、地理區域等。大幅減少著作權交易成本,有助於活絡著作權交易市場。

若單純將區塊鏈應用於取代既存之公示登記機制,此等應用較無爭議性。然而,若區塊鏈技術被用於創造價值或成為價值移轉之載體,則很可能進入傳統金融的領域而需要注意法律風險。讀者可參考以下三種區塊鏈技術之應用情境(以下為作者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思考其代幣(token)是否為貨幣或是有價證券:

第一種(封閉社群型):某平台發行代幣,使用者可以用手機上傳短片到平台上,如有他人點閱,則可獲得代幣。使用者也可以開出短片需求,例如某甲徵求「在紐約時代廣場溜滑板」之短片,而某乙上傳符合某甲要求的短片時,某甲向某乙支付代幣。此代幣的用途限於請求別人拍攝短片。

第二種(傳統交易之區塊鏈改良型):拍攝90分鐘電影需要相當大的製作成本,投資人往往由少數有錢人組成,製片公司跟投資人之間簽署的投資合約需交代影片著作權歸屬、製作總預算、超出預算處理方式、電影發行後獲利分配順位及分配比例等複雜約定。透過區塊鏈技術記錄權利、自動化執行之特性,電影製片可以將投資門檻降低、尋找多數投資人而不必擔心增加管理成本。

第三種(類似首次公開發行):知名團隊宣稱將開發出強大的應用,且計劃透過此應用賺取利潤。團隊分階段發行代幣,代幣表彰對於該應用的持有比例。應用之「白皮書」也載明,每個階段發行代幣的數量以及認購價格。

如擬開發第一種應用,則屬於社群中「以服務易服務」之交換關係,原則上與傳統金融領域無關。相對地,如擬開發第二種或第三種應用,則須處理發行代幣是否合法以及是否構成有價證券的問題。

各國政府對於區塊鏈應用之管制還在起步階段,但目前已可一窺各國的管制雛形與基本態度。有將發行代幣當作犯罪行為而一律禁止者,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有將代幣當作貨幣的,例如日本在2017年修定的《虛擬貨幣法》正面承認具有金融價值之代幣,在日本境內甚至見許多可以用比特幣兌換、提領日幣的提款機。

代幣是否構成有價證券也是區塊鏈開發者必須注意的問題。以美國為首的許多英美法系國家對於有價證券的定義均相當寬鬆,認為符合「將資金投入共同營業項目,而利潤完全來自於他人之努力(Inves tment of money in a common enterprise with profits to comes olely from the efforts of others.)」之條件者,其表彰投資人對共同營業項目得主張權利之文件即構成有價證券。由於各國多僅允許證券商發行有價證券,代幣被若當作有價證券,則發行人必須取得證券商資格,這對許多區塊鏈開發者而言是沉重的成本。

各國與區塊鏈代幣發行相關之法律,例如證券交易法、金融監理沙盒法制、洗錢防制法等,也是琳瑯滿目、百家爭鳴。區塊鏈開發者在選擇公司登記地以及設計公司營運架構時,必須特別留意、選擇合適自身開發項目的法領域。

>>訂閱名家評論周報,關心全球財經大小事

運用「文本大數據分析」 提升研究效益5G釋照收入該如何有效運用?我們對5G的期待與提醒政府勞動統計改版必須有章程美國啟動新一波貿易政策之風險評估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