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大陸積體電路設計業儘管在高階專用晶片、通用晶片的國際競爭力仍顯薄弱,相關IP也高度仰賴國外進口,卻在部分新興科技晶片領域有著茁壯的活力,特別是加密貨幣挖礦專用IC、手機晶片導入AI的功能、人工智慧晶片等發展。
以虛擬貨幣挖礦專用IC來說,開發比特幣挖礦的專用IC(ASIC)之比特大陸,2017年營業額已快速竄升至22億美元,主要是挖礦行業在大陸的高度集中為境內礦機廠商的成長提供了有利的存在條件;而在比特大陸快速崛起之際,也順勢向台積電下單,2017年台積電為其代工亦獲得超過15億美元的營收,2018年比特大陸向台積電下單的10萬片訂單採用12奈米製程,未來也不排除使用最新的7奈米技術;事實上,比特大陸自2017年下半年起,已成為台積電中國第二大客戶,2018年更可望躋身其全球前五大客戶,背後亦不難看出大陸在虛擬貨幣挖礦專用晶片的崛起勢力。
若以手機晶片導入AI功能來說,2017年9月海思麒麟970解決方案所推出的Mate 10及Mate 10 Pro旗艦級智慧型手機,已內建全新的AI技術,而2018年華為Mate X將搭載海思麒麟980處理器,將採用Mali-G72 MP12 GPU架構,更有機會導入台積電7奈米製程,藉此將較麒麟970處理器更加智慧化。
至於人工智慧晶片方面,2018年深鑿科技將推出專攻人工智慧雲端的觀海、人工智慧終端應用的聽濤等兩項產品;而寒武紀近期更已完成新一輪的融資,估值高達20多億美元注資,更有國家集成電路基金的投入,顯然寒武紀擁有擁有終端AI處理器IP和雲端高性能AI晶片兩條產品線的競爭優勢,的確吸引市場的目光,公司2018年將推出1M處理器,與寒武紀1A相比,預計性能將增強10倍以上,性能功耗比更高,產品的目標是讓大陸汽車能用上國產的智能晶片;而專注於自駕晶片的地平線,則是推出兩款人工智慧專用晶片征程1.0、旭日1.0處理器,甚至地平線計畫到2025年為3000萬輛自駕車裝上其自主研發專用「BPU」晶片,此皆充分突顯大陸在人工智慧相關晶片的企圖心與著力。(作者是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副研究員)
小朋友買保險 簽名需近百個BTM誰來管 政府應該表態了綠色浪潮下 電商業者如何借力使力?人才與經驗 穩供電的基石獨董面對財報不實的風險及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