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雙方才達成貿易戰「停火」共識,現又傳出美國將針對全球進口汽車與零件啟動232調查,可能開徵25%的懲罰性關稅。對此,經濟部政務次長龔明鑫今指出,美國是否對進口汽車課徵高關稅還未成定局,汽車業牽連範圍比鋼鋁更大,合理判斷應不會真正推動。
龔明鑫今出席「美中貿易戰對全球及我國經濟金融之影響與因應」研討會,並發表專題演講。
會後龔明鑫接受媒體訪問表示,美國對汽車產業祭出232調查還只是傳說,汽車業牽扯範圍比鋼鐵更大、困難性更高,應不致於真的實施,若真實施對台灣影響也有限。
龔明鑫解釋,台灣主要是汽車零組件出口,而不是成車出口,因此影響有限,對其他國家影響較大。短期間來看,即使實施對台灣汽車零組件產業衝擊也有限,因為台灣主要是做後續運維。
日前美國已對進口鋼鋁祭出232調查,現在可能進一步延燒到汽車業,對此,龔明鑫表示,鋼鋁只是材料,成車是非常系統性的產品,影響會更廣。美國總統川普很清楚鋼鋁、汽車業可以創造較多的製造業就業,美國的下一步仍待觀察。
對於中美貿易戰暫時「停火」,龔明鑫直言,中美貿易摩擦會持續存在,結構性問題很難獲得根本性解決,要靠中美雙方做出根本性讓步。
龔明鑫表示,全球經濟仍往正向發展,雖然全球貿易摩擦增加,但是大多數國家仍在持續推動區域貿易整合,美中貿易逆差是長期存在問題,過去全球自由貿易中國成為最大獲益者,美國則認為自身利益受損,因此希望改變國際貿易規則。
龔明鑫指出,過去全球化脈絡下重視比較利益,創造大一統供應鏈體系,未來將不復存在;未來可能變成複雜、破碎的供應鏈,但台灣也可能在多邊、更具彈性的貿易體系下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