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沁怡
這幾年為了公開化、透明化,中央銀行可說一再出招,先是決定定期公布理監事會會議記錄,去年底又公布今年全年理監事會議召開日期的排程,最新招則是在6月21日剛舉行的理監事會議「直播」會後記者會。
央行想讓外界認為決策過程更透明,當然是好事,問題出在央行只做到表面上的透明,實際決策過程對外界來說還是有如黑箱,這樣做半套的方式,大概只能說是勞民傷財求心安。
先說央行理監事會的會後記錄,提到討論過程時一律以某位理事、數位理事、多數理事等用語帶過,看半天也看不出來到底哪位理事有什麼意見、理由又是什麼;再說網路直播,說白了就是央行總裁楊金龍的獨白秀,跟上網看央行書面參考資料的差異不大,而且超過一小時的直播過於冗長,很容易讓人分神、抓不住重點。
更何況央行大費周章的搞了網路直播,理論上應該是設定很多人關心貨幣政策的走向,但從楊金龍的直播處女秀來看,最多也只有177 人同時在線觀看,比任何一個網紅直播動輒上千人都不如,搞直播的效益何在,實在讓人沒有頭緒。
再說回來,央行如果是想轉型、符合現代化潮流,直播也要跟得上現代人的節奏才是,但以目前央行理監事會議的會後記者會來說,先用超過半個小時唸會後參考資料的內容,接下來才是問答時間,請問有多少人有空聽總裁唸參考資料,倒不如直接進入主題、開放問答,可能還比較明確跟明快。
另外則是,會看直播的人,關心的一定是央行貨幣政策是如何議決出來的、還有總裁對相關議題的見解,但央行直播的不是理監事會開會,而是會後記者會,這和過去電視台現場轉播記者會其實沒多大的差異。
回到主題,央行要搞直播秀可以,但總要有明確的目的,從第一場網路直播完全可以發現,央行其實沒有做好準備,只是用新科技包裝舊思維,在記者會現場架了台設備、就這麼上了;記者會的進行方式和內容都沒有因應直播的特性調整,以致整場直播有如流水帳,發揮不了政策溝通的效果,透明化也僅是流於形式。
最後,有幾個數字可以向央行總裁楊金龍報告一下,央行第一場網路直播的觀看人數高峰177人,主要是出現在談純網銀和加密貨幣議題的時點;記者會問答進行到中場時的觀看人數也曾上衝到170人,但在記者會開始超過一小時後,人數明顯降到僅100人出頭,或許央行可以從這個另類觀察,想想民眾需要的是怎樣的直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