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台灣企業如鵬鼎、榮成環保及南僑,紛紛跟隨鴻海旗下的富士康工業富聯前往大陸A股上市。資誠普華永道(PWC)中天會計師事務所台商服務部總監張兆隆表示,截至2018年6月底,台資企業在大陸上市公司合計30家,其中23家為僅在大陸設立公司的台商(88%)。然而,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則認為,在美中貿易戰情勢下,台商不論是赴大陸A股或港股上市,都可能受到貿易戰波及。
根據資誠普華永道(PWC)統計,2018年前半年,台商赴大陸A股者整體審核量及通過率大幅下降。2018年1月通過率僅36%,通過家數為18家;2月、3月及4月的通過率皆為58%,通過家數依序為7家、7家和11家;5月通過率為64%,通過家數為14家。
以30家台資企業在大陸上市公司來看,剔除掉被借殼的4家後,有23家為僅在大陸設立公司的台商(88%),2家在台灣上市(8%),1家自台灣退市後在A股上市(4%)。
張兆隆表示,整體而言,台商在A股的表現優良,本益比高於A股市場平均甚多,且和發行時相比,平均股價漲幅達到9成,顯示台商在A股市場屬於極為優質企業。他也強調,以自己過去輔導台資企業A股上市的經驗,大陸台商因為從接單生產的跨兩岸一條龍服務的商業模式,在準備A股上市時多半會面臨同業競爭的問題,須分拆或打包哪些業務到上市主體,都是台資企業重要課題。
針對欲前往A股上市的企業,張兆隆也建議,其公司內部的IPO小組應有董事會秘書、審計委員會及財務總監等三大重要組織,負責統籌和協調上市準備工作,且在A股IPO輔導期間,不得輕易變動。
不過,隨著中美貿易戰開打,王健全認為,中美貿易戰對於台灣企業在大陸A股上市也可能有所衝擊,因為貿易戰不僅是影響到中美雙方的資金流動,還可能會影響到大陸的內需層面,且最近A股表現方面也是不如預期。
王健全指出,相比台股而言,過去香港股市在國際資本市場波動裡,往往是首當其衝,「港股漲的時候漲很快很多,但跌的時候幅度也大,台股相對而言受到國際市場衝擊則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