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立法委員彭百顯離開政壇多年,潛心於大學教學與學術研究工作,8月15日發表《大歲月-臺灣政治經濟500年》新書,全書超過52萬字(不含附錄)費時五年完成。秉持臺灣人自應知曉臺灣史,作者由政治經濟的角度,採用編年史記錄影響臺灣政經發展的歷史大事件,並輔以歷史圖表及作者觀點之歷史密碼,針對事件案例深入分析探討,釐列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事件背後影響臺灣500年來的政經發展原因與脈絡,這是一部反映悲愴苦難的政經歷史。
新書發表會邀請前副總統呂秀蓮、總統府資政吳澧培、前司法院大法官兼副院長城仲模、以及臺大歷史系教授鄭欽仁與會推薦,並有許多政經產官學界人士到場。紅螞蟻圖書公司董事長李長軒介紹本書寫盡臺灣歷史,值得傳承典藏流傳,是臺灣人的歷史紀憶。
前司法院大法官兼副院長城仲模表示,作者身為讀書人,用心記載臺灣人努力過程,應該傳承子弟。本書將成為影響臺灣的soft power。
前副總統呂秀蓮指出大歲月巨著,呈現大學問及對臺灣大疼心,在出版界嚴重不景氣及欠缺市場性環境下,作者、出版社花費如此心血出版,凸顯都是疼臺灣的憨人。臺大歷史系教授鄭欽仁強調臺灣欠缺政治經濟學,應該重視經濟問題。許多人出書回憶錄標榜個人主義,但本書翔實客觀,且照片豐富,歷史密碼有獨到見解,可供作各界參考。
彭百顯強調,臺灣像西太平洋邊的一葉扁舟,隨風雨搖曳,伴歷史時空的變遷紛擾,忽為孤島,隨而殖民屬地;忽為刀俎,隨而爭自主。沒有自主的政治經濟,對島民而言,以漢人為主,就像為爭生存的奮鬥過程,並無屬於自己的安定家園;而所面對的帝國殖民主義,就像在壓抑和搾取的領主,並無留給自己揮灑的空間,任其予取予求。一部500年臺灣史,像飄盪在亂世隨波逐流。
本書內容涵蓋四大部分。第一部:過去,為「地理大發現:臺灣走進殖民地時代」、「大清帝國邊陲時代」、「日本帝國時代」、「回合與分離:臺灣與大陸中國之合分」等由早期至二戰終結之單元。第二部:當代之一,為「中華民國到臺灣:蔣中正時期」、「中華民國在臺灣:蔣氏父子時期」、「中華民國是臺灣:後蔣中正時期」、「中華民國是臺灣:蔣經國時期」等20世紀下半葉之單元。第三部:當代之二,為「中華民國是臺灣:李登輝時期」到「中華民國臺灣:邁向新世紀」,包括陳水扁時期、馬英九時期、蔡英文時期等21 世紀初期之單元。第四部:當代之三,為兩岸關係之發展單元。
這一篇近500年的歷史,一幕接一幕,盡是一部漫漫移民開墾、異族統治的血淚史章。歷史學家強調,一個值得生活的社會,總要提供空間給不同族群安身。我們不能只顧自己的利益,我們的世界真成了一個人人為己的世界,那麼,這個世界絕不會是個美好的世界,也絕不可能長久。期許臺灣子民增進對臺灣土地的認同感,也讓我們去思考如何為臺灣的未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