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到飽!台灣外食族就是喜歡吃到飽!而且不分菜系,燒肉、火鍋也最好都是吃到飽。為了「接地氣」,在台北敦化北路、長春路口投資經營〈S Hotel〉的汪小菲,除決定自己「跳下來」擔任飯店總經理角色,每天在飯店內「 瞻前顧後、東張西望」地了解客人需求,並決定自這個周末開始在館內〈S Restaurant & Bar〉推出「周末早午餐」,迎合台灣食饕消費喜好,取餐檯上的沙拉、開胃菜、麵包、起司等,都可讓客人無限取用吃到飽。
為了體現S Hotel「小而精、小而美」的定位,並與市場上其他觀光「大飯店」所推的假日早午餐區隔,藉著差異化走出自有的特色,同樣都是Semi Buffet Brunch,每人訂價980元的〈S Restaurant & Bar〉周末早午餐,不僅降低門檻以「千元有找」價位切入市場,積極建立親民形象,另外更重要的亮點與賣點則是:這是目前市場上「唯一以法式料理舖陳取餐檯」的周末早午餐。
「這不是一個服務小眾的飯店」,汪小菲試著解釋自己投資開設S Hotel與推出「純法式周末早午餐」的想法。他說,自己請來世界著名的法國設計大師菲立普.史塔克(Philippe Starck)操刀負責酒店設計與裝潢,不是為了在市場上與同業競爭或「較勁」,而是希望透過「設計鬼才」在酒店空間中導入的時尚元素和色彩,傳遞一種美好生活的態度,所以門檻不應太高,才能讓更多人融入體會。
〈S Restaurant & Bar〉原本的名字叫〈HYG餐廳〉,賣的是台灣少有的北歐時尚料理,汪小菲並請了曾在米其林指南摘星的北歐籍主廚設計菜單。但是因北歐料理在台灣尚未成氣候,加上請北歐主廚顧問的成本高,在合約到期後,汪小菲決定改變餐廳菜單主攻法菜,並請到皮耶利克.馬立荷(Pierrick Maire)與侯昱瑋(Cyril)兩位法籍主廚設計與烹調法菜,並希望以Casual Fine Dining的定位與親民價位,吸引喜歡法式美食的食饕與吃貨前往消費。
皮耶利克與侯昱瑋兩位法籍主廚各有來頭,皮耶利克老家在法國馬賽,祖母是義大利人,14歲便開始父親經營的餐廳裡幫忙,進入餐飲業後先後在法國多家米其林2星與3星餐廳歷練,並曾協助法國3星主廚雅尼克.亞蘭諾開設位於馬爾地夫的〈 Cheval Blanc Randheli〉餐廳,以及擔任北京香格裡拉飯店〈STAY〉法式餐廳總管。來到〈S Restaurant & Bar〉之前,皮耶立克是台北101大樓內〈STAY〉餐廳行政主廚。
侯昱瑋是法國巴黎的高等廚藝學校〈斐杭迪工藝學院〉畢業的高材生,在父母支持下2015來他來到台北開設〈origines table francaise〉餐廳,因為菜式道地所以很快得到法國外交部認證,同時「法國在台協會」主任紀博偉(Benoi t Guidee)更經常請他到府外燴。如今他來到S Hotel與皮耶利克共事,〈S Restaurant & Bar〉成為有兩位法籍廚師掌杓的餐廳。
「好吃道地比什麼都重要」,汪小菲不想「拚多」,所以〈S Restaurant & Bar〉周末早午餐餐檯上的菜式不算多,但90%都是非常道地的法式料理,食客可以「繞著法國吃」,其他10%左右則是義式或西班牙式的地中海料理,因為「小而精」,所以除了可以吃到飽,亦可以「吃到寶」。
例如〈扁豆沙拉〉,這是法國中部很傳統的吃食,扁豆泡水一晚後與洋蔥、西芹與胡蘿蔔一起用加了白酒、大蒜與百里香等辛香料的雞高湯煮透,濾渣放?了再拌入油醋醬和蔬菜丁,好吃極了。而〈油封鴨腿〉本是經典的法式鄉村菜式,如今來到S餐廳後則用加了白蘭地、紅酒與蒜頭和香料的鴨高湯煮過後拆成絲,可以直接吃,也可搭配脆餅一起享用。
〈S Restaurant & Bar〉自助餐檯上的食物如〈尼斯沙拉〉、〈烤紅甜椒〉、〈Ratatouille燉菜〉等,確實都是根正苗紅、經過費心料理的法式美餚,連甜點都是〈瑪德蓮〉、〈馬卡洪〉、〈草莓塔〉 等都是正統法式甜點,而不是「大搖大擺的美式蛋糕」。新世代消費者不喜歡「正經八百」的吃飯,所以定位高檔的法式餐廳相繼淡出台北餐飲市場,如今〈S Restaurant & Bar〉請來新廚師以新定位、新型態供應法餐並推出周末早午餐,我認為最大「功德」是:為正統法菜在台北留了一線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