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楊金峰|土耳其風波未平 傳產股防禦首選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富蘭克林華美傳產基金經理人楊金峰

市場分析

土耳其風波未平,台股持續回檔失守年線,總計過去一周加權指數下跌2.67%,其中電子指數下跌3.96%為重災區,資金明顯流向傳統原物料類股,包括水泥、食品、紡織、百貨、食品等上周漲幅均在1%以上。儘管美中重啟談判短暫安撫市場情緒,台股也跌深反彈,唯技術線型仍偏弱勢,未能站上年線,顯示上檔壓力沉重,建議謹慎操作,待盤勢明顯止跌回穩後,再積極介入。

觀察重點

美國7月ISM製造業指數為58.1,雖低於市場預期的59.4,但已連續23個月高於50榮枯線,終端需求仍強勁。大陸7月官方製造業PMI由6月的51.5降至51.2,略低於市場預期的51.3,但連續24個月處於景氣擴張趨勢,不過,中小型企業PMI指數皆仍低於50,顯示中美貿易戰與資金面吃緊已造成負面影響,風險方面仍須觀察美元指數走揚與升息所導致資金成本上揚,外資撤出新興市場;以及資金吃緊,不利中小企業發展,抑制需求。

投資建議

目前台股仍缺乏主流類股,資金隨市場波動於各族群間輪動,在大陸政策加強環保稽核、淘汰落後產能及人民幣走貶導致原物料價格走升等有利條件下,水泥、鋼鐵近期表現亮眼,類股指數更分別創近四年與六年半波段新高,考量9月開始進入傳統水泥旺季,在貿易戰未平息前,內需導向的績優傳產股可望成為防禦型配置首選。

此外,經濟回溫帶動原油需求增加、預期西德州原油將持續在70美元附近高檔整理,有助上游塑化股表現。

上半年由內資支撐起的漲價概念股獲利賣壓猶存,大幅修正後不利估值修復,被動元件長線需求端提升,但走勢與財報脫鉤,簽訂長約使市場認為漲價趨勢趨緩,未來要複製上半年表現或有難度,目前以區間走勢看待。

電子股旺季仍看蘋概股表現,就目前市場資訊來看,今年蘋果新機改款幅度不大,除銷量是一大考驗,零組件價格調整對台廠供應鏈獲利是潛在威脅,須留意第3季財報。

考量電子產品受到關稅影響狀況有待進一步資訊確認,建議以較不受貿易協商變數干擾的類股為主,包括內需導向的食品股、供需改善的原物料股以及需求持續成長的醫材股等,考量人民幣走勢,建議先避開營收、毛利率受匯兌壓力的中概股企業。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