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別讓民粹政策重創台灣社會信心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隨著年底地方選舉來臨,為能改善民眾對執政團隊的執政滿意民調持續下滑數據及執政疲弱不振印象,七月中旬進行內閣改組之後,執政團隊官員接二連三推動政策創新,或是逕自接受媒體訪問提出政策構想。亦即希望透過這些政策創新或構想,重新形塑相關部會首長勇於任事態度,藉以展現內閣團隊執政的積極性,以及發揮選前內閣改組之效益性。

其實,從台灣政治解嚴之後的經驗加以觀察可以發現,不論是中央抑或是地方政府政黨輪替在執政期間中或在選舉的前夕,利用執政優勢推動或提出「利多」政策,以取得民眾的好感獲致選票,達到持續執政,誠屬理所當然,自無特別值得批評之處。然而,為何迄今為止執政當局所推動或提出的「利多」政策,不但無法取得民眾普遍好感,甚至受到社會各界多方批評。

這些從之前推動的政策進行檢視,例如:一例一休盲目調整,忽略個別產業型態差異;年金假借改革操作,引發世代族群仇恨糾葛;不當黨產無端追討,濫權違背憲法保障精神;重啟「南向」迷航,缺乏整體發展策略規劃;前瞻建設計畫粗糙,罔顧財政安定基本紀律;兩岸關係陷入僵局,波及企業全球市場佈局等,不但造成民眾抱怨不斷升高,也引發了社會對立。

至於最近所提出的政策加以觀察則是,包括:實施托嬰育兒補助制度,卻又缺乏充分溝通衍生認知不同;降低青年購屋自備款額,卻又無視房價所得之比差距太大;上調基本工資增加幅度,卻又忽略創造良好投資環境;利用墓園空間發展綠能,卻又扭曲民間慎終追遠風俗;提出助學貸款延長繳息,卻又增加償還金額負擔壓力;倡言高鐵延伸花東地區,卻又無視成本效益偏低風險等,不但導致民眾選擇無所適從,徒增社會亂象。

很顯然地,過去兩年以來執政團隊絞盡腦汁,在推動或提出這些政策創新或構想的背後,因隱藏極濃厚的選舉因素而無法擺脫民粹思維魔咒,使得許多政策在創新或構想形成過程中,除了忽略社會真正需求即刻倉卒上路之外,毫無經過事前評估率爾輕率發言,與其說是缺乏深思熟慮,不如形容荒腔走板。這些與民眾期待方向背離的民粹政策,在無形中不斷暈染結果,最後讓台灣長期以來累積建立頗為綿密的社會信心急劇潰散。

在學理上,政府公共政策在形成過程中,並非神來一筆即興之作,而是有一套標準的作業程序。按照其程序可以歸納分為:問題釐清及界定、方案評估及規劃、政策選擇及執行、成果檢討及調整等層面。其中,在進行政策選擇時,必須考量主客觀情勢的變化、內外在環境的差異、各項方案規劃的利弊、既有資源準備的難易等條件,再行針對各項方案規劃去蕪存菁、整併,是極為綿密的處理過程,其目的在於使得政府各項公共政策均能達到預期目標。

在此同時,回顧戰後台灣經濟能夠在極短期間內快速復甦,產業能夠在資源缺乏中蓬勃發展,除了依賴尹仲容、劉大中、李國鼎、孫運璿等先進睿智,以前瞻的思維成功推動各項重要政策之外,其最重要的關鍵乃是,這些政策從規劃至執行過程之中,均是以民眾的幸福安定與社會之公平正義為出發,其無私負責的態度與自愛清廉之風氣,讓我們的社會充滿信心,不斷累積國家進步發展動能,進而創造台灣成為經濟發展奇蹟典範。

坦然言之,過去兩年以來,在民粹思維下所推動或提出的部分「利多」政策,無形之中已重創台灣的社會信心。畢竟,建立一個較綿密的社會信心頗為不易,卻在彈指之間可以摧毀一切。亦即未來台灣民眾所迫切需要的是,並非政黨統獨的爭議、意識形態之對立,而是包括: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賦稅制度的公平改革、青年低薪的解決、貧富差距的縮小等社會氛圍之重新形塑,藉以找回已逐漸流失的社會信心,否則台灣經濟競爭優勢,在彼此互信不足下,恐將持續陷入空轉消耗殆盡。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