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總統川普不想看到強勢美元,且近日再度嚴詞批評FED升息作法下,除使亞洲地區主要貨幣貶勢趨緩外,也使新台幣兌美元匯價,有機會看升至30.5元左右,該狀況也令台股重獲外資青睞,於期貨、現貨兩市作多,對盤勢穩步趨堅具正向。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看起來,大盤在年線之下的量能潮,快速萎縮,顯示殺低意願並不高,只是在美中貿易戰後續發展仍待觀察下,使市場追價動能也相對薄弱。
不過,政策面作多,對法人、大股東與主力群等市場大戶而言,短期作價仍暫無後顧之憂,使個股依題材領先盤勢發展,仍將是大盤特色,後市不必過分看淡。
據業內整理,今可能影響台股多、空動向市場消息如下,僅供參考:
(A)利多因子:
1.經濟部昨(20)日公布7月外銷訂單418億美元,創下歷年同月新高,年增8.4%,主因除了傳統貨品持續熱絡外,資訊通信產品、電子產品、機械等訂單也「回神」,同創新高,這意味進入電子產業旺季,景氣動能將接棒延續,全年外銷訂單總額可望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2.上銀科技發展機器人有重大突破,昨(20)日發表有機器人心臟之稱的諧波減速機,齒形寬度、深度各僅2個髮絲,是全球第三家量產且符合國際標準的廠商,打破仰賴日、德供貨局面,上銀諧波減速機應用在上銀工業用機器人,也銷往日本及韓國,並與國內機器人大廠洽談合作。
3.晶圓代工二哥聯電昨(20)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順利決議通過轉投資子公司蘇州和艦將在大陸上海證交所以A股掛牌上市申請案。聯電財務長劉啟東表示,在獲得股東臨時會通過後,聯電子公司蘇州和艦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並申請在上證上市案,會儘速提出申請。
4.中美貿易戰延燒,工具機業接單兩樣情,工具機族群上市櫃公司成外資狙擊的目標。上銀集團董事長卓永財昨(20)日表示,大陸產業轉型升級一定要智慧製造,美國再工業化也需要智慧自動化,台灣中高階工具機反而受益,尤其打入日本高階工具機廠供應鏈業者,商機可期。
5.繼德意志證券後,又一外資挺台積電奪下明年蘋果A13處理器訂單!麥格理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廖光河指出,英特爾(Intel)10奈米製程延遲,台積電整合扇出型晶圓級封裝(InFO)建立高門檻讓南韓三星趕不上,蘋果A13處理器訂單是台積囊中物,貢獻明年下半年營收14%。
6.IC設計廠偉詮電(2436)快充IC接單報喜,市場傳出打進華為將於今年第四季推出的新機Mate 20供應鏈,並於今年第三季起開始逐步放大出貨量。法人看好,偉詮電在USB-PD晶片、手機相關快充IC支撐帶動下,今年第三季合併營收有機會季增雙位數成長,推動全年營收拚新高。
7.工業電腦龍頭樺漢(6414)、觀光消費指標股美食-KY(2723)近期股價雙雙受利空因素影響,短線崩跌幅度驚人,摩根士丹利證券此時跳出來護航,強調股價下殺幅度太大,已反映利空,力挺樺漢、美食-KY股價回升「3」字頭。
8.台股昨(20)日收在10,699點,距去年封關的10,642點僅57點,投資人今年來恐將白忙一場;專家認為,大立光(3008)與被動元件族群昨日擔綱撐盤要角,儘管指數連4日失守年線關係,且成交值萎縮至1,147億元,但隨陸港股市止跌回穩,台股醞釀回升反彈的契機。
9.大陸面板新產能開出,但偏光片少有新投資,明基材(8215)董事長陳建志指出,目前偏光片供應吃緊狀況可望延續到年底,明基材產能全滿,帶動營收成長。
此外,明基材7月併購聯和醫材,再加上醫療相關業務維持高成長,今年明基材可望重返成長軌道,全年營收兩位數成長。
10.美國布局加溫、新產拉抬,國碳科(4754)、雙鍵(4764)營運看俏。
11.受惠利基產品策略推進,新單開發動能活絡,塑化下游專業廠永裕(1323)、鞋底大廠勝悅-KY(1340)第2季獲利季增40%、37.9%,營運持穩釋勝出同期新高,永裕更創同期新高佳績。伴隨新單出貨動能延續、運動品牌營運加溫,及大陸雙11之備貨動能、美日耶誕節前的鋪貨潮,永裕、勝悅-KY營運有望蓄勢更上層樓。
12.時序進入PCB傳統旺季,多家廠商傳出業績正成長的好消息,泰鼎(4927)7月營收以1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健鼎(3044)7月營收達48億元,也優於市場預期。台灣電路板協會曾在第1季表示,受惠於全球電子產品有持續成長的動能,PCB的需求也將呈現較明朗狀態,對於今年PCB產值年成長非常樂觀。
13.遊戲研發商傳奇網路(4994)近期遊戲授權海外有成,旗下兩款IP《幻想神域》、《拉普拉斯的神子》近期陸續授權給中國遊戲廠商,營運表現不錯,法人表示,傳奇網路因IP授權海外成績亮眼,權利金入帳後,第三季有望轉虧為盈,為下半年營運帶來強心針。
14.中國大陸持續發展機器人產業,大陸官方已經定調2025年在光是在北京市的機器人產業規模,就要達到人民幣600億元的目標,由於現在機器人已經必須結合人工智慧、智慧視覺等功能,法人看好,已經與全球各大手臂品牌合作的所羅門(2359)將有機會搶攻大陸廣大的機器人智慧視覺商機。
15.中央銀行昨(20)日公布第二季國際收支,其中金融帳單季持續淨流出126.4億美元,且累計金融帳已連續32季淨流出,續創史上最長淨流出紀錄,累計淨流出金額3,794.2億美元(新台幣11.57兆元)換算更相當逾五年全國稅收總合;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季直接投資淨流入7.9億美元,是一年半來首見,顯示外人來台投資似在回溫。
16.金可-KY(8406)挾著旺季效應,兩岸市場銷售成長,海外市場持續增溫,加上新擴增的7條產線加入量產,法人預期下半年獲利亮麗,有望較上半年成長一倍。
17.受惠於智慧型手機採用全螢幕及窄邊框面板已成主流趨勢,搭載的面板驅動IC封裝製程要改為薄膜覆晶封裝(COF),易華電(6552)受惠手機面板驅動IC供應商或智慧型手機廠同步擴大釋出COF基板訂單,下半年訂單全滿且產能已被預訂一空。
18.元大金左右開弓,集結證券、銀行兩大子公司擁抱綠能業務。根據元大金內部最新統計,元大金旗下兩大子公司元大證、銀行雙管齊下,迄今綠能相關承銷、放款融資金額已分別占其總業務量將近五成,在全體金控業者中占比可說最高。
19.國內唯一港口垂直整合性物流服務商建新國際(8367),投資的事業都具有寡占性,獲利快,公司深根台中港區,區內即將開張的三井Outlet與離岸風電是未來最大商機。預計9月10日股票上市,今(21)日起至23日止展開上市前公開承銷的競價拍賣,底價17.31元。
20.台灣金融帳已連續32季淨流出,但相較於去年第四季淨流出金額飆高至近200億美元,今年第一及第二季的淨流出金額已明顯減少,央行認為,降低國內資金外流,並吸引更多外資來台直接投資,先決條件是改善國內投資環境,「強化基礎建設刻不容緩」。
21.台微體(4152)昨(20)日宣布,自行研發的關節炎長效止痛藥物TLC599二期臨床試驗成功達標。總經理葉志鴻表示,未來將在各大國際科學大會發表更詳細的試驗數據,與法規單位討論下一步計畫。
22.國內投信界、勞退基金操作績效剽悍的復華投信,7月逆勢加碼國巨(2327)約463張,與勞退基金先逢高減碼的操作不同調。不過,業界人士指出,內資在被動元件股票資金套住上百億元,台股要反彈,取決在被動元件。
復華投信、未來資產投信、國票華頓投信相當看好國巨前景,一路力挺國巨。根據資料統計,復華投信7月持有國巨在4,310張,較6月增加463張左右。
23.台股昨(20)日震盪收小紅,10,700點近在咫尺,均豪(5443)、新普(6121)兩檔業績題材股,呈現帶量攻堅走勢,均豪收盤價28.2元,新普震盪收210.5元,都在5日線之上。(權証)
24.一顆地瓜年產值可以多高?答案是6億!瓜瓜園總經理邱裕翔接受本報專訪表示,在內外銷市場同步推動下,去年瓜瓜園營收5.2億元,今年可望再成長20%;同時,公司斥資7億在台南新建的「亞洲最大冷凍地瓜薯條廠」近期動工,希望藉此積極衝刺外銷市場、提高外銷占比至3成,全力朝2020年IPO目標邁進。
25.麗豐-KY(4137)、臻鼎-KY(4958)兩檔業績成長股,20日獲法人買盤加持,麗豐-KY收高256.5元大漲3.01%,臻鼎-KY股價雖震盪收74.5元跌勢,但仍在月線上,前者有外資及投信買超211張,後者也獲外資與投信加碼487張。(權証)
26.上周美國宣布對土耳其制裁,等同向近期疲弱的投資信心再開一槍,造成市場波動加劇,更引發市場資金外逃,統計上周僅亞洲(不含日本)與歐非中東基金兩區域有小幅資金淨流入。
27.「交屋潮」來了!最新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台使用執照核發戶數直逼4.6萬戶,創近10年最大量,預期高潮可望持續到年底。
28.台股20日呈現量縮震盪格局,指數仍低於5日線關卡,但中石化(1314)、力麗(1444)兩檔塑化、紡纖低價位股,維持交投活絡,中石化成交量1.8萬餘張,力麗成交量1.4萬餘張,連結認購權證持續受到市場關注。(權証)
29.儘管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上周發表的財測不如預期,但華爾街依舊寄予厚望,看好今年底上市的圖靈(Turing)晶片將帶動硬體升級潮。
(B)利空消息:
1.內資人氣退散,環球晶(6488)、合晶(6182)等矽晶圓族群昨(20)日再爆調節賣壓,拖累櫃買走勢,指數下跌1.33%,收139.71點,跌破今年2月6日股災收盤141.07點。
法人指出,櫃買半年線反轉下彎,技術線型偏弱,需待主流股止穩反彈,較有利買盤回籠。
2.三芳(1307)、再生-KY(1337)因原料成本壓力與訂單動能趨緩影響,獲利不增反降;三芳上半年EPS僅0.41元。再生-KY受到大陸禁止廢塑料進口影響,墊高成本,營運連3季虧損。
3.顯示卡廠撼訊(6150)過去1季在少了挖礦潮加持後,營運動能也跟著急轉直下,第二季獲利季減逾96%、營業利益率也降至5季以來低點、但EPS仍守住正數,不過總經理陳劍威也坦言對下半年展望不佳、預期本業營運不會好。昨(20)日撼訊公告7月營運數字已由盈轉虧、每股虧損0.67元。
4.南僑(1702)昨(20)公布7月自結稅後淨利1,097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86.34%;1~7月每股稅後盈餘1.98元,也較去年同期2.3元,減少0.3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