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工研院在29日登場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展出5加2創新產業的智慧機械成果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沈美幸/台北報導

工研院與大同、上銀科技、漢翔航空等14家廠商攜手合作,在今(29)日登場2018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展出5加2創新產業的智慧機械成果,秀出首度結合仿生手掌的行動式機器人、國產化驅控整合協作型手臂,以及精度0.25mm的航太加工高精度機器人及CPS研磨拋光機器人2.0等12項機器人關鍵技術。

工研院指出,依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統計,全球服役中工業機器人去年首度突破200萬台而達205萬台,預估2020年全球將有300萬台工業機器人投入工廠產線。今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出貨37萬台,比去年成長18%,2019年可達43萬台,2020年可望挑戰年產量50萬台大關。

工研院目前將國產化驅控整合協作型手臂技術移轉給大同。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智慧機器人技術組長游鴻修指出,工研院投入國產化驅動整合協作型手臂長達3年時間,特點是機器人可與人協同工作,為了看起來比較友善,採用模組化及輕量化,手臂重覆精度0.02mm,透過機器人穿針引線動作,展示其高精度。

工研院強調,被稱為小小大力士之稱的國產化驅動整合協作型手臂,採用碳纖維及鋁材質,本體僅10.6公斤可抓取5公斤物品,具高精度、輕量化及模組化及驅控合一等優點,馬達、減速機、驅動器及控制器都是工研院自主設計開發。

工研院也與上銀科攜手合作CPS研磨拋光機器人2.0,可應用在水五金,與盟立及漢翔航空合作航太加工高精度機器人,應用在航太及車輛複合材料加工,工研院與友達光電合作無軌式搬運車高定位精度技術,可用在工廠自動化。工研院與台達電子合作預兆診斷系統,應用設備監測。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