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曾敬德:預售實價揭露 看看香港這樣做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因此預售除了揭露要即時外,

對於不尋常的交易買賣可能也要保有查核的機制

過去預售案雖然已有規定須要實價揭露,但多數業者會技巧性拉長銷售期,等到最後交屋時才揭露預售成交價格,因此從預售簽約到看到實價,往往已經兩年多的時間,主管機關也發現問題,有意修法讓制度更為完整,但怎麼修可以更「透明」、「迅速」,我們可以參考香港針對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的管理辦法。

香港對不動產買賣的資訊公開透明,哪一戶什麼時間點曾發生交易,這次交易屋主是虧錢還是帳面獲利都紀錄很清楚,而香港針對一手的住宅銷售規範也相當明確,包括銷售時產品與價格資訊透明,銷售中則是針對成交價格快速揭露,且對於交易人是否為關係戶、折價的原因都須清楚載明。

首先針對一手案的銷售,香港開發商必須要將銷售資訊上傳到指定的網站,內容包括售樓說明書、價格資訊、銷售安排文件與成交紀錄冊等,此次銷售有哪些戶別對外銷售,每戶賣多少錢,單價多少都須清楚標註,即使日後價格或交易條件有所調整,也須在規定的時間內上傳最新的相關資訊。

至於價格透明的部分,香港的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也規定,住宅簽訂買賣合約的一個工作日之內,就必須將成交詳情記入成交紀錄冊供民眾參考,包括該預售物業的描述、一併出售車位的描述、合約日期、成交價格、支付條款(包括售價的任何折扣,及就該項購買而連帶提供的贈品、財務優惠或利益)與買方是否為賣方的關係人士等。

以香港一處銷售中的個案為例,在價格折扣部分就清楚載明,若採(A)付款方法,依照價單所列售價減8%,限時折扣優惠部分,2018年9月30日當日或之前簽署臨時買賣合約,買方可獲額外1%售價折扣,另外還提供「印花稅津貼」優惠,買方可獲額外3.75%售價折扣,最後的「置業有禮」特別折扣,買方可獲額外2%售價折扣,且每個成交戶都有載明成交價格與價格折扣的資訊。

不過即使香港的一手物業管理規範相當明確,過去也曾爆發過集體退戶違約的「天匯門」事件,該案屢創亞洲大樓的新高價,不過2010年卻曾爆發出20戶集體退戶的事件,市場一度認為有作假疑慮。由於預售案並非成屋買賣,即使簽訂買賣契約也可能出現許多變動狀況,因此預售除了揭露要即時外,對於不尋常的交易買賣可能也要保有查核的機制。

曾敬德

現職: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

工作經歷

蘋果日報地產記者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