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107年《桃園客家》第13期電子書出刊啦!

  • 工商時報 劉俊輝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位處南北轉運的中壢,自清末至日本時代,便已發展為全臺屈指可數的大都市,當年商賈雲集盛況,如馬偕博士曾形容中壢皇后飯店,為全臺最華麗乾淨的飯店,中壢繁華可見一斑。本期《桃園客家》透過各個主題,引領讀者細細品味,全國第一客庄豐華而精采的人文故事。

透過不同建築規劃讓城市面貌成形,中壢客籍建築家族王家三兄弟,便是其中的貢獻者,兄弟同心打造「太原組」,在桃園承攬設計許多建築營造,其建造技術工法備受肯定,即便歷經九十寒暑,前中壢醫院依然屹立市區。而王景賢習得西洋建築技巧後,更融入傳統建築知識,褒忠義民祠抑或楊梅三元宮的規劃設計,傳承兼具創新的工法,蔚為傳揚客家文化的典範。

當許多青年選擇在城市打拼,青農盧蔚瑋則在中壢郊區,選擇以傳統放養方式畜養雞隻,「全家農牧行」不但生產健康味美的畜產食品,也為返鄉青農打下一片天;年僅26歲的世界泰拳冠軍王泰為不是科班出身,仍積極砥礪自我、挑戰極限,客家人的硬頸精神表露無遺,充分展現盡其在我的後生客家身影。

以稻米為主而發展的各種粄食,是早年客家先民保存食品的智慧展現,而今米食達人廖久櫻堅持手工製作,將天然健康的好滋味繼續傳承;位於昔稱番薯市的錦珍香和大東餅舖,邱家三兄弟打拼的故事,則在來回桿麵的規律和壽桃塔製作中延續,不讓珍貴的傳統被時代浪潮所淹沒。

新與舊的融合創造中壢的多元發展,不同世代客家人在各個領域打拼的歷程,上一代接棒給下一代的薪火傳承,皆是我們能一同感受的客庄溫潤與美好。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