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球港灣城市論壇明(25)日開幕,菲律賓第波羅市長德斯特,24日提前參訪高雄市治水成果,成為這次港灣城市論壇在新南向交流的開場序曲。
高雄經發局長李怡德說,兩年前,高雄市政府首次發起全球港灣城市論壇,並在論壇中宣告,高雄成為新南向基地的企圖與決心。
他表示,兩年後,再度舉辦港灣城市論壇,東南亞城市出席數不僅提升至16座,其中,更有不少城市主動提出參訪高雄建設及產業的需求,這次在獲悉菲律賓第波羅市長德斯特希望了解愛河整治及高雄治水建設時,隨即安排活動前夕,前往寶業里滯洪池進行參訪,希望透過全球港灣城市論壇機緣進行治水心得交流,互相學習彼此因應極端氣候策略及方法,也是高雄推動新南向政策最積極的展現。
高雄水利局代理局長韓榮華24日親自現場導覽,並以照片讓第波羅市長德斯特,實地感受8月份豪雨嚴重災情,以及當時如何透過滯洪池發揮效用,通過考驗保障市民安全。
他表示,極端氣候的強度及頻率造成全球傷亡不斷增加,再先進的工法也做不到「永不淹水」,唯有從圍堵的思維,轉換到減災、避災的執行,才是防洪治水的新思維。
第波羅市長德斯特表示,東南亞國家近期發生的水患,也造成傷亡,但第波羅當地並沒有滯洪池,可以協助排洪,極端氣候衝擊全球港灣城市,他將提供第波羅當地情況,請高雄市水利局提供經驗指導,以改善當地的水患問題。
寶業里滯洪池為高雄15座滯洪池之一,綠美化後猶如都市叢林,平時提供市民運動休憩場域,颱風豪雨來臨則提供滯洪空間,所營造出優質環境,深獲民眾好評,這點讓第波羅市長德斯特,在這次參訪中非常讚許,並且主動提出建立雙邊跨國治水交流平台,韓榮華代理局長也當場邀請德斯特市長參加來年的南方治水論壇,希望可以透過城市的交流,拓展高雄的城市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