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跳脫傳統股債思維 納入另類資產提高資產靈活度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儘管美中新一輪關稅措施低於市場悲觀預期,美股上演利空出盡行情,不過美中貿易糾紛續帶來市場波動,加上聯準會持續的升息步伐及關稅可能帶來的通膨壓力,美債殖利率再度站上3%上方。

現階段股市及債市分別承受著不同的壓力,使過往以股票和債券做搭配,來分散投資組合風險的方式面臨挑戰。統計在過去20年間(截至今年8月底)共出現21次,也就是平均約1年會發生1次,MSCI世界指數單月下跌超過2%,同時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債券指數單月下跌超過1%的情況,而在此期間HFRI對沖策略指數平均跌幅均較股票和債券來的低,並有25%的機率可望創造正報酬。

根據8月的Preqin調查顯示,有79%的機構法人除股債配置外,將另類資產納入其投資組合,並計劃在未來續增加另類資產的配置,其表示因對過往另類資產回報滿意,同時擔憂股票來到相對高檔位置,而另類資產基金可多元化投資組合,並提供在市場下跌時保護。

與股票類資產相較,另類資產中的對沖策略因可放空部分標的,降低市場波動所帶來損失,累積出長期較佳的績效表現,過去20年(截至今年8月底),績效優於世界指數,且風險僅有世界指數的44%。與債券類資產相較,對沖策略與債券殖利率呈現正相關,可平衡利率上升所帶來的衝擊,為升息環境下更好的防禦資產,並達到抗市場波動的效果。

富蘭克林坦伯頓多空策略基金經理人布魯克斯.里奇表示,全球景氣持續擴張,惟隨著美國期中選舉到來,貿易糾紛仍存在不確定性,市場波動性仍高,而對沖策略將可平衡股債同步下跌的風險,提高資產靈活度,使投資組合更加完善,抵禦市場多空變化。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