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案例
但是萬萬沒想到,萬一面臨不健康的退休生活時,是否有足夠的費用可以承擔一切。不巧,林義祥的父親在90歲時罹患了輕度的帕金森氏症,開始需要有人長期照料,2年前更發生意外、受傷昏迷,啟動了長期住院的照顧路程。
我爸爸雖然罹患輕度帕金森氏症,有行動緩慢、手腳顫抖、走路彎腰駝背及小碎步等症狀,但尚未對日常生活造成太大影響,還可自理狀態;不料,狀況愈來愈惡化,因為他的平衡感出現問題,就在一次出外過程中,發生了車禍意外,受傷昏迷,後來雖然醒來了,但開始需要有人協助長期照顧,尤其更擔心帕金森氏症發展到後期,可能還會伴隨有失智風險,必須有人看著守護他的行動。
至此,光是舊病、新傷的前期醫療費用已花費不少,現在每個月至少支出4~6萬元,在長期照顧的人力費用上,加上家中環境勢必也要加裝各種安全措施及輔具,防止跌倒或滑倒,這些已不是父親2萬多元的月退俸及存款可支撐得起,而且即使父親有保險,但保額都明顯不足,理賠給付金僅是九牛一毛。
所以,我也有點後悔在自己有能力時沒有好好替父親檢視保障是否足夠;還好兄弟姐妹們出錢出力,一起幫父親度過難關,請專人看護全力讓父親擁有最好的治療與照護,父親才能夠安心療養。
經過父親發生這一連串事件後,兄弟姐妹們都認為應該要好好檢視母親及自己的保障範圍及保障金額是否足夠,尤其是我們都沒有類似父親可領的退休俸,也不確定自己的小孩是否能跟我們一樣願意通力合作承擔,避免未來自己發生事故,小孩無力負擔,連累另一半、子女或是其他家人。
理財健診
全球人壽亞大營業處業務經理蔡奕漩》
其實,有很多人跟林義祥父親案例一樣,老了病了需要他人長期照顧;也有很多人跟他一樣,後來才開始面臨艱難的照護習題。
林義祥父親因為有退休俸這筆穩定的收入,加上後代子女有妥善的經濟能力與照顧能力,能面對這可觀的照護壓力與支出,但這無法套用在每個人身上。尤其是年金改革後,光靠退休金是不足以安穩度過人生下半輩子,因為沒有人保證不會老、病、失能,所以,一定要及早準備好自己或是父母的長照資金,才能不擔心那一刻的來臨。
退休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人生議題,因此退休規劃很重要,但實務上可見,有的人是想提早做退休規劃,但因收入不足或支出較高,無力準備;另一個情況是,即便有所準備了,卻因疾病或意外造成需長期照顧,過去辛苦累積的退休金被侵蝕,無法支付龐大的生活費與照顧費用。
失能扶助險、利變型壽險 退休防護罩
我自己也有家人面臨長照議題,也因為親身經歷,所以我認為,想退休富足一生不中斷,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2個規劃策略,一是用失能扶助險,轉嫁退休老後可能會面臨的照顧風險;二是用利變型壽險,讓資產隨長期配置而成長,成為退休後穩健生活費來源。
失能扶助險主要針對意外或疾病造成的失能,依等級輕重程度不同,給予一次給付保險金與分期給付保險金的保障,有的保單在分期給付保險金上,有保證給付特定時間的設計,因為根據衛福部統計,長期照顧平均7.8年以上,所以,基本上保證給付的次數或時間是愈長愈好。
失能扶助險大多採「定期繳費、終身保障」的設計,民眾可趁年輕時,先幫自己的長照保障補足缺口,將來才不會拖累自己與下一代。
至於利變型壽險該如何規劃,利變型壽險能靈活反應市場利率走向,當保單的宣告利率大於預定利率,保戶能拿到增值回饋分享金,且不少利變型壽險可長年期繳費,這對想趁年輕開始退休規劃的民眾來說,既可減輕準備時期的負擔,也能長期累積資產。
以全球人壽鑫滿利足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為例,除了增值回饋分享金,其繳費年期分別有12、15、20、25、30等多種年期供保戶依個人需求選擇,還有重大燒燙保險金、2~6級失能生活扶助保險金、提前給付保險金與老年照護住院醫療保險金等4大附加保障,繳費期滿後可申請轉入投保即期年金保險,打造年年領、終身領的退休年金。不受外界影響退休品質,替保障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