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9月公布的國人壽命最新數據,平均壽命為80.4歲,其中男性77.3歲、女性83.7歲,皆創歷年新高,60歲就被迫退休的林老師對此憤憤不平地說,「保守估計我還有20年的時間,我不想當個什麼事都不做的老廢人」。於是,林老師把年輕時期只是兼職的手工藝教課,當成退休生活的第一個正職。
林老師每周到社區大學教授手工藝課程2次,每次3小時。為了替學員們準備教材,她需要另外空出2個下午的時間,專心在自己的工作室裡。加總起來,林老師的退休日常,有4個半天貢獻給手工藝課,其餘時間可以安排和家人朋友出遊、逛街喝下午茶。
保險業主管表示,「斜槓」人生逐漸成為趨勢,每個人不限制於單一職業,即使是退休之後,這些年長者也不會只限於單一的生活,而是選擇多元的方式與身分,60、70歲同樣可以找一些工作,來增加自己的收入來源,過著退而不休的人生。對於這群人而言,因為有工作上的固定收入,補強了退休族需要有現金流的優勢。
林老師現在的手工藝教課鐘點費收入,大約是退休前當小學老師時候的三分之一,但原本就有一份退休月俸,經濟能力比較起來還不錯,退休生活一點都不無聊。和她同齡的大學同學吳經理,仍然是保險公司業務經理,公司提供的制度讓吳經理沒有屆齡退休門檻,吳經理本身也已經在同一工作「退休」過兩次,兩次都在「休息夠了」後再重回職場,現在會每個月自己另外儲蓄2萬元作為「第N次退休金」。
第N次的退休日常,如果一切平安,當可順利安養晚年,但也不得不預防遇上突發的狀況,特別是醫療疾病問題。匯豐銀行調查發現,台灣父母的長期財務規劃偶有發生「意外」,最遇到的是成年子女開口要求經濟支持,可能幫忙其現金調度、可能突然罹患重大疾病等,一旦答應了,最容易排擠到的就是自己的退休基金。
為此,吳經理不時勸告林老師,應該加買一張適合高齡者的醫療險,重點在實支實付醫療險,雖然保費高了些,有需要用到時,手術、住院以及雜費等費用都可以支應,為退休日常加一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