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日盛投信:中國官員齊發聲,A股信心有望迎來修復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日盛投信:中國官員齊發聲,A股信心有望迎來修復

林燦澤/台北報導

日盛投信今日表示,近期市場悲觀情緒難以消退的核心原因之一,在於去槓桿政策及實體面流動性偏緊導致民營企業出現較大經營壓力,造成“國進民退”局面的擔憂。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及一行兩會領導圍繞化解股市風險和發展民營企業、緩解質押風險等主題發表講話,一掃前期市場對政策面的錯誤認識,加上10月20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稅徵求意見稿發佈,明確了各個扣除專案的實施細則,從規模和時點上均超出市場預期,對於促消費和穩增長具有實質效應,A股市場在前期大幅流失的信心有望迎來修復。

日盛中國豐收平衡基金經理人黃昱仁表示,近期市場下跌主要原因三: 一來因為三季度經濟數據穩中偏弱,消費及投資增速放緩; 其次隨著指數調整,股權質押被動平倉風險加劇; 三則中美摩擦不確定性及美國升息帶動資金回流,新興市場波動劇烈,進一步加速了A股市場的調整,上週末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重申中國經濟穩定,針對“國進民退”、金融傳導機制不暢、穩定民企信心等做出方向明確回應,加上政府出手緩解股權質押風險,有助於者重振市場信心。

對於10月20日出台之人個稅專項扣抵細則頒布,可視為一劑市場信心強心針。此次細則頒佈對優化稅收結構,明確了各個扣除專案的實施細則,從規模和時點上均超出市場預期,對於促消費和穩增長具有實質效應,有望對低迷的內需消費形成一定程度的刺激,通過提振居民消費的形式對GDP增長有所拉動,後續的減稅政策更值得期待。

黃昱仁分析,政策底領先市場底領先經濟底,從6月以來指數深度回調,給了中長期價值投資人很好進場機會,外資、產業資本、國家隊在這波下跌中呈現主要淨買方,各細分領域中優秀企業及龍頭公司出現很好風險收益機會,可藉由定期定額分批加碼,有利於長期收益表現。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