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向來是推動發展的關鍵動能,智慧城市正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的核心,至2030年之前,聯合國呼籲讓城市更包容、更安全、更具適應性與永續性。根據花旗集團分析,在基礎建設、居住、教育、健康、休閒與建築的相關投資上,每年就高達2.1兆美元。
百達-智慧城市(原名:百達-全球高息精選)(基金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基金產品經理Marie-Laure Schaufelberger表示,智慧城市衍生出的新興投資機會可以區分為城市建設、城市營運與城市生活,三個投資範疇相關公司的市值合計達3.7兆美元,且預估未來兩年每股稅後盈餘成長分別達到16%、11%與28%(根據2018年7月11日之彭博綜合統計數據),成長表現令人期待。
百達-智慧城市(原名:百達-全球高息精選)(基金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基金有30%投資於城市建設、27%投資於城市生活,40%投資於城市營運。持股集中,持股檔數僅有46檔,相較於MSCI世界指數的重疊部位僅有4.7%,顯示投資組合高度主動操作(投組資料截至2018年9月30日)。
Marie-Laure Schaufelberger進一步探討各個領域下的投資機會,其中在城市建設上,顯而易見,更多的人口代表更多的建築物,包含房屋、辦公室、學校與休閒中心。根據麥肯錫2011年的研究,中國與印度每年至多需要28億平方公尺的新住宅與商業空間。傳統的摩天大樓不論是建造或營運,都對環境並不友善,也相當昂貴。因此,有效率與永續的建造、設計方式,以及提供融資的企業便有商機。
在城市營運上,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研究顯示,城市經濟成長的60%來自不斷增長的人口,40%來自提高勞動生產率,為了有效營運,城市需要更好的交通、水、能源和廢物管理基礎設施,物流設施和醫療保健公共服務。處理空氣品質不佳也是大型城市的重要工作(特別是在中國)。隨著人口規模成長,廢物處置和處理成為急待解決的問題。
除了創造更高效率的城市之外,人們也需要找到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利用創新技術讓人們的生活更有彈性空間。舉例而言,更健康與方便的飲食是城市生活相關的重要發展機會,因為城市居民的烹飪時間較少。根據美國農業部2014年的統計資料,所有家庭在外賣和外出用餐上花了7,300億美元,佔年度飲食總預算的43%。
人口發展也在改變城市居民的需求,例如越來越多的單身人口,對住宅空間有更多樣化的需求(較小的公寓與共用住宅)。而城市普遍住房較小,也帶動自助倉儲、自行車停放與各式共享經濟舉措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