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臺灣青年赴閩體驗客家文化 兩岸同根同源融合創新

  • 工商時報 曾小芳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臺灣青年學生一行,前往福建廈門參加為期六天的客家文化體驗營,首日即參加在廈門藝術劇院開幕的「2018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行程中參訪所到之地都有濃濃的客家風情,並有尋根的意涵,讓參訪團成員體驗兩岸傳統文化的同根同源。

為進一步增進兩岸青年情誼,促進兩岸學子更深入瞭解福建傳統文化,對提升兩岸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所幫助,增進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福建省文化廳特別邀請臺灣青少年前往參加客家文化體驗營活動,活動行程包括參加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開幕式、參訪博物館、上杭客家族譜館、永定湖坑土樓民俗文化村、客家家訓館、土樓建築文化展示館、客家祖地博物館、非遺展示館等,體驗閩西的客家歷史文化。

參訪團26日啟程前往廈門,當日即參加「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開幕式,這項活動在當天舉行五天,自2004年創辦以來已經第14年,在活動及表演的內涵上更加豐富,兩岸參與交流與創作更為密切,也是一直以來推動兩岸發展合作相當重要的平臺。今年由臺灣戲曲學院青年劇團與廈門市金蓮陞高甲劇團的演員,共同演出兩岸戲曲界都具有影響力的劇目「阿搭嫂」,兩岸劇團將歌仔戲、客家戲的元素進行融合,參訪團也見證到兩岸客家從傳統文化到創新過程中的轉變。

參訪團一行從廈門再轉往龍岩等地,分別參觀博物館及九連環、山歌、十番演奏等民俗表演,觀賞一江兩岸夜景,遊歷史文化名街,前往連城培田,參觀培田古民居,欣賞木偶泡茶、連城拳表演,前往上杭參觀客家族譜館,並欣賞提線木偶及製作工藝;其中被贊譽為”讓木偶活起來"的福建提線本偶戲是一項古老的傳統木偶戲,表演時,藝人用線牽引木偶表演動作,是流行於上杭古老珍稀的傳統戲劇劇種;我們的台灣客家學子參訪當天,館長還特別請到了一位老師來為大家現場表演一段”木偶泡茶“,看著老師生動和熟練的技巧,用一段簡短的演出道出了福建客家茶文化,老師溫柔的口白加上多年的木偶劇功夫,我們問老師,要到達這般熟練的境界大概要花多長時間的練習,她靦腆的告訴我們,大概10年吧!真的讓我們不勝稀噓嘆為觀止;族譜館位於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是目前中國大陸唯一以收集、整理、研究和開發利用客家人家族史料的專題館,珍貴資料是中國大陸公共圖書館收藏客家族譜之最。

一行前往永定區,必然不會放過湖坑土樓民俗文化村、客家家訓館、土樓建築文化展示館,體驗土樓建造技藝。永定區的土樓建築名聞遐邇,在原有土樓的造型上,融入了現代化設計,古今結合非常的有特色,在眾多特色土樓裡,我們走訪了最具客家土樓建築代表的「振成樓」,一踏進樓房邊,我們立刻被悅耳的音樂吸引過去,原來是當地的客家傳統表演「十番音樂表演隊」的演出,十番音樂是福建客家流傳的一種傳統器樂演奏曲,自清朝道光中期就開始流傳了,在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天演出的爺爺奶奶個個身懷絕技,有我們未曾見過的洋琴,也有我們熟悉的二胡,無論他們負責彈奏的樂器為何,他們臉上愉悅熱情的笑容早已融化了我們這群來自台灣的參訪遊客,盡管這些是公益性的演出,演出者平均年齡也都在祖父母輩了,老師們對音樂的熱愛和執著及服務的心才正是身為後輩的我們值得學習的;說到「振成樓」,這是客家土樓中的土樓王子,向我們導覽的解說老師是這個土樓的媳婦,她以身為「振成樓」家族成員而驕傲,她細心的向我們解說關於振成樓的一磚一瓦,這個由1912年所建造而成的土樓俗稱八卦樓,以富麗堂皇,內部空間設計精緻多變而聞名,局部建築風格及大門,祖堂都大膽的採用西方建築美學,這在當時保守的民風裡,是一項大膽創新的嚐試,從中央學堂看著許多名人贈送的楹聯,雕樑畫棟,頗有學術氣息。最後一天,我們參訪了龍岩市客家祖地博物館及非遺展示館,其中客家祖地博物館分為客家祖地與美麗家園,分別介紹了閩西客家文化與龍岩風貌人情,並見識到有關客家文化的原始器具和農具,讓此行體驗客家文化之行,獲得豐富的收獲。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