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退休後也要持續投資!

  • 摩根資產管理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摩根退休快樂指數調查:第二人生需要資金活水

整體資產繳出年報酬逾5%成績,最符合期待

退休後的穩定金流,是台灣民眾認為能否擁有快樂第二人生的關鍵之一,根據摩根投信今年針對全台民眾所做的摩根退休快樂指數調查,問及台灣民眾退休最期待資產年報酬率水準,調查顯示,整體期望平均年化報酬為5.4%,屬合理水準,若進一步細究有投資習慣與無投資習慣的民眾,對於退休後資產的年化報酬期望又不盡相同,有投資習慣者認為年化報酬5.5%較為適合,沒有投資習慣者則認為5.0%已足夠。

摩根投信執行董事劉玲君表示,整體來看,民眾對於退休後的資產報酬預期頗為合理,由於長壽產生退休金可能提早用罄的風險,且無工作收入來源,因此,退休後的投資應以守穩資產的保守型操作為宜,讓本金持續成長,目的之一是保護個人財富,其次則是穩定而可支應日常開銷的現金流。

劉玲君指出,進一步來看,對退休資金的報酬率,有投資習慣者明顯較無投資習慣者來得高,例如,2.4%的有投資習慣者可以接受退休後追求2%年化報酬,但近一成(9.9%)的無投資習慣者滿足於此一報酬率。另外,有投資習慣的民眾,認為年化報酬率要達5%以上的比重高達65.5%,相較之下,僅52.9%無投資習慣者會追求5%以上的年報酬率,二者相差12.6個百分點。

不過,劉玲君也提醒,台灣民眾在想法上相較做法上更為積極,此狀況同樣反應在退休理財上,目前台灣民眾針對退休理財或儲蓄的比重上,現金水位還是偏高。根據統計,台灣家庭普遍都有儲蓄的習慣,但一般家庭現金佔總資產的比例高達40%,且在最近十餘年時間裡,這個狀況持續升高,使得包括台灣在內的許多亞洲國家,現金實質報酬率,也就是扣除通膨後的報酬率,已經達到極低水準、甚或呈現負值,意即民眾退休後若僅手握現金,而沒有保有持續投資的習慣,很可能資金會被通膨侵蝕,可能發生提早用完退休金的情況。

劉玲君認為,為了建構適當的投資組合以保護退休資金,退休後除了保守操作,多元分散的投資布局也十分重要,且多元布局能降低波動風險,讓民眾即使面對市場低迷時,也能降低在低檔時想殺出的衝動。

此外,劉玲君指出,如同俗話所說: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有效的投資組合多元布局,能針對多變的市場循環,提供順暢而穩定的報酬,並於市場震盪期間發揮保護傘之效,更重要的是,因為布局標的多具有收益性質,有機會提供穩定的收益率,對退休後的第二人生來說,是相當適合的投資方式。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