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施國隆今(1)日表示,過去文資局預算偏重有形文化資產,108年基本運作需求預算較107年大幅成長10倍,達到1.44億元,加計公建、前瞻計畫整體預算上看3.04億元,較107年成長約3倍。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於行政院會聽取「無形文化資產之保存維護」報告後指出,台灣有豐富珍貴的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有形文化資產關心的是物,無形文化資產強調以人為連結,是人類社群與其生存環境、歷史,所創造出世代傳承的文化傳統,兩者的保存與維護都相當重要。
賴清德強調,多元形式的人才養成,是無形文化資產保存的首要課題,教育則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後續請文化部妥為規劃人才培育工作,避免銜接斷層,另請教育部落實於各級學校課程中推廣知識的傳授以外,也應包括能力的訓練、態度的養成,讓教育與文化保存的銜接能夠更加完整。
施國隆指出,107年文資局在無形文化資產的基本運作需求預算約為1千4百萬元,108年倍增10倍至1.44億元;加計公建、前瞻計畫,107年無形文化資產總預算達1.07億元,108年則增加3倍,達到3.04億元。
此外,國立傳統藝術中心108年傳統戲曲接班人、開枝散葉計畫預算也成長2倍。
根據目前無形文化資產登錄,施國隆表示,國家級包含重要傳統表演藝術、重要傳統工藝、重要民俗3項,數量分別為18項(19位保存者)、10項(12位保存者)、18項。
地方級包含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民俗3項,數量分別有115項(166位保存者)、118項(157位保存者)、154項。
對於傳統表演藝術及傳統工藝的保存者,文化部表示,近3年更透過人才培育計畫,整合原有的師徒制核心技藝傳承工作,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等機關,共同推動「台灣傳統戲曲劇團開枝散葉計畫」、「傳統戲曲接班人扶植計畫」等人才養成配套機制,協助習藝有成的青年藝術家能夠以演代訓,回歸傳統文化場域,並培養青年世代的創作人才及欣賞人口。
文化部指出,目前由「保存者」指導,並經過文化部考核結業的各項目傳習藝生已達61位,傳習中的藝生人數也達到94人。以宜蘭傳藝園區為核心基地的接班人計畫,提供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實踐與展示場域,106年迄今已有11組表演團隊參與駐園傳習演出、17位結業藝生與9位縣市登錄保存者參與工藝示範與推廣計畫。此外,開枝散葉計畫則透過政策推動及補助引導,改變目前傳統表演藝術生態困境,輔導台灣傳統劇團逐步回復原生態發展、穩定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