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經濟教室|統計 過悅必偽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政府談景氣可以樂觀,但卻不可盲目樂觀,每個月強調創新高是沒有意義的,

這些總體指標應該注意的是其「年增率」有沒有創新高。

文心雕龍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談及如何論述的著作,在論說這一篇指出:「說者,悅也,兌為口舌,故言資悅懌,過悅必偽。」意思是說話雖該讓人感到喜悅,但如果過份讓人喜悅,便是虛偽了。

1996年台灣景氣亮了兩顆藍燈、七顆黃藍燈,次年初主計長韋端樂觀的表示:「今年景氣將是雨過天青的一年。」這個解讀就當時而言是正確的,但誰也沒料到隨後亞洲金融風暴舖天蓋地而來,非但沒有雨過天青,反而風雨更烈。

大家都知道,政府官員天生樂觀,因此喜歡把財政危機說成財政困難,把景氣衰退說成景氣趨緩,把前景不明說成審慎樂觀。這樣的表達方式雖可穩定人心,但如同文心雕龍所言,過份讓人喜悅便是虛偽了。

景氣低氣壓 當局不改樂觀

主計處負責經濟成長的預測,過去常被批評太過樂觀,主計處官員總說:「政府官員沒有悲觀的權利。」順著這個思維,大概可以明白何以這近年儘管景氣再差,政府官員總是把「穩定成長」、「審慎樂觀」、「持續復甦」掛在嘴邊。

除了這些樂觀的詞彙,有時首長們也有自己的創意,2016年5月主計處下修台灣經濟成長至1.06%,情勢嚴峻,新任主計長朱澤民不徐不急,拿出備好的資料樂觀的表示:「四月出口量轉為正成長、新登記工廠家數增逾一成,我國景氣在低迷中已看到曙光。」

再舉一例,去年九月景氣告別黃藍燈,國發會經濟發展處長吳明蕙也同樣樂觀的表示:「政府對下半年景氣有信心,相信本次綠燈不致曇花一現。」綠燈確實沒有曇花一現,然而黃藍燈卻也揮之不去,以致一年來總體景氣仍然疲弱不已。

這兩年最會形容景氣的首推財政部,當出口成長升逾一成,統計處長蔡美娜便表示出口是「艷陽高照」,而出口市場表現皆佳則謂之「各自精彩」,即使當外貿成長趨緩時,她還是樂觀的表示:「出口成長從激昂的快板,轉為和緩的慢板。」由於用詞活潑,讓人印象深刻,頗受媒體稱道。

盲目按讚 恐傷台灣經濟

當然,也有政府官員對經濟情勢直言不諱的,前經建會主委胡勝正是位胸懷坦蕩的君子,當2006年我國人均GDP被韓國超越時,他沒有支吾其詞,直言:「韓國的改革魄力使他們走出亞洲金融風暴,創造了今天的經濟,是個可敬的對手,值得我們學習。」

總的說來,政府談景氣可以樂觀,但卻不可盲目樂觀,例如出口、零售、工業生產、薪資原本就是遞增的時間數列,每個月去強調創新高是沒有意義的,過度強調其創新高而讓大家覺得景氣大好便是盲目的樂觀,有誤導之嫌,這些總體指標應該注意的是其「年增率」有沒有創新高,熟悉總體經濟者不會不知道此事。

另外,每項總體指標皆有多個面項,政府發布數據必須衡平,不可只挑好的面向大書特書,而對於不佳者卻視若無睹,這同樣會誤導大家對經濟情勢的研判。

文心雕龍說:「言不持正,論如其已。」政府官員發布指標的談話必須持正,不可浮誇,用詞可以生動,但不可太過,若言過其實,對經濟的傷害將是難以估計的。

文心雕龍《論說》

「說者,悅也,兌為口舌,故言資悅懌,過悅必偽,…凡說之樞要,必使時利而義貞,進有契於成務,退無阻於榮身。」

「論者,倫也,倫理無爽,則聖意不墜。昔仲尼微言,門人追記,故抑其經目,稱為論語,蓋群論立名,始於茲矣,…言不持正,論如其已。」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