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恐慌情緒消退 新興市場再度獲資金青睞

  • 摩根資產管理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亞洲(不含日本)與拉丁美洲兩大基金單週贏家

成熟國家表現失利 美股與歐股基金上週雙雙失血

中美貿易戰問題暫緩,全球資金對於主要市場基金的賣壓也隨之緩和,根據EPFR統計,自10月25日至31日,包括亞洲(不含日本)以及拉丁美洲基金,都見到國際資金回補潮,反應市場恐慌程度明顯下降,其中以具有經濟基本面支持的亞洲(不含日本)基金,單週吸金6.57億美元最多,且連兩週獲資金青睞,拉丁美洲基金則中止連4週失血窘境,上週小幅回流0.76億美元。

不過相較於新興市場,身處暴風中心的美國與歐洲兩大成熟市場基金,上週表現就不盡理想,美股基金再度由正翻負,僅維持一週吸金後,上週轉為小幅資金淨流出1.52億美元,歐股基金更是受到財報表現不佳、義大利預算案等影響,連續失血週數再推進至8週,且上週失血金額較前一週明顯擴大,達29.42億美元,為單週失血之最。

從10月整體表現分析,在全球貿易變數與美股重挫的衝擊下,市場資金對主要基金賣多買少,僅有亞洲(不含日本)基金挺得住市場動盪,仍維持吸金6.93億美元的不錯表現,不過其它市場則沒那麼幸運,整體難逃遭減持命運,其中又以美股與歐股基金所受的影響最大,總計10月份美股基金失血131.38億美元,此金額改寫今年4月以來單月最大賣超水位,歐股基金也遭資金淨流出105.63億美元,為7月以來最大單月失血水位。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產品經理陳若梅表示,接下來會左右美股走勢與市場氣氛的變數,除貿易戰與企業財報之外,美國期中選舉也是投資人需要留意的變因。由於美國期中選舉已進入倒數階段,美國官方對外言論在政治面的考量下,趨於激進且反覆無常,不利近期謹慎的投資氣氛;不過隨著結果的揭曉,有助於政策方向將更趨於明確,在川普以股票市場表現與美國優先等作為政績下,預料政策仍會以支持美國經濟成長動能為目標,但因為在政策與投資情緒影響下,預期各類資產所受影響將產生分歧,建議透過資產類型、區域、風格更為分散且主動靈活管理的多重資產進行投資。

陳若梅指出,事實上,從整體經濟數據來看,即使今年以來全球各地經濟表現不同調,摩根全球製造業PMI來到2017年以來低點,而美國為少數展現經濟增長韌性的國家,不過進一步細究全球主要國家的製造業指數,美、日製造業其實明顯轉強,美國10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55.7,較9月的55.6進一步攀升。

陳若梅進一步表示,日本最新製造業PMI終值更是表現亮眼,最新數值達52.9,除了高於9月的52.5,指數更是連續第26個月高於榮枯線50,且攀升至自6月以來高點,反映製造業活動加速擴張,主要受到新出口訂單恢復增長所帶動。

至於今年表現較為失色的歐元區,陳若梅說明,今年以來歐元區經濟動能受到出口下滑,衝擊製造業明顯放緩,導致最新製造業PMI來到逾兩年新低。

不過,進入明年之後,確實要注意全球成長可能放緩的趨勢,展望明年,陳若梅分析,全球景氣雖可望維持正增長,但預料GDP年增率將較今年緩和,摩根預估明年全球GDP年增率預估值3.1%,低於今年的預估值3.3%,而美國GDP年增率預估值2.4%,亦較今年的預估值2.9%進一步下滑,加上貿易戰紛擾短期內難以消除,英國也預計在明年3月脫歐,市場料將維持震盪局面。

在此環境下,預期整體投資環境震盪幅度將加劇,陳若梅建議,此時宜以廣納各類收益標的的多重資產策略因應,以增加資產穩定度;根據統計,自2008年以來,全球市場共遇過7次股市跌幅超過10%的震盪時期,總計這7次股市平均重挫16%,但在同期間,多重資產策略平均下跌不到一成,跌幅僅7%,等於跌勢不到股市的一半;而當市場漲升再響起時,多重資產策略因為布局全球各市場不漏接,亦能同步跟上行情成長步伐,在震盪時期能發揮跟漲抗跌優勢。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