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信報報導,法國財政部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中國大陸官方通過不透明的貨幣互換交易,提高其全球金融影響力,這些交易可能掩蓋各國潛在的經濟問題。
報告指,這些交易的條款不透明,引發人們對人民幣互換額度潛在條件(貿易、政治或金融)的質疑。這些安排還可能利用短期流動性,掩蓋一個國家潛在的經濟問題,可能使這些問題隨時間的推移進一步惡化。
法國財政部指出,大陸與烏克蘭的互換交易發生在2015年,當時烏克蘭幾乎被國際市場拒諸門外;而與阿根廷的交易則是在該國切斷與國際貨幣基金(IMF)的關係之後。
研究報告稱,大陸通過與國際機構競爭提高其影響力,但也存在削弱金融穩定的風險。
各國央行自2008年開始簽署一系列貨幣互換協議,以緩解金融危機期間跨境美元流動性短缺的問題。法國財政部估計,截至去年,中國人民銀行已與33家央行簽訂人民幣互換安排,總額達4,570億美元。
該研究報告稱,有保障地獲得人民幣可能鼓勵各國,尤其是那些獲得美元資金渠道有限的國家,加大與中國的貿易。
法國財政部呼籲各國央行提高互換協議的透明度,以此作為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