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期中選舉落幕,結果眾議院與參議院分別由民主黨與共和黨所控制,這樣的結果可能限制了兩黨在立法推動上的時程。面對美國國會分裂,駿利亨德森的美國分析師團隊認為相對於立法機構,監管機構可能才是會影響美國投資環境的主要變因。
眾所矚目的美國期中選舉結果出爐,美國國會由兩黨分別拿下,也選出幾位新任州長;而結果如多數市場預期,眾議院由民主黨取得控制權,共和黨維持在參議院的多數席次。市場多數認為國會分裂將會造成立法通過窒礙難行,而相應而來的停滯可能為金融市場帶來助益。駿利亨德森的看法是,選舉結果對投資環境與整體經濟所帶來的影響很小。
大部分的政策制定已經從立法部門轉到行政部門,這也給了監管機關在擬定政策上相當大的權力。目前許多監管機構都由川普所任命的人員當家,而共和黨掌握了白宮,並且在被授權執行國會所通過的法律的委員會中也占了多數席。
然而,此次選舉仍帶來了一些結果:參議院委員會主席換成由民主黨接掌,預期新的參議院領導層將更積極的舉辦聽證會,更仔細地檢視監管機關的動作;也因此,川普政府所推動的放鬆監管提案將面臨的逆風因素,可能日漸增強。不過,有鑑於監管程序的進展原本就慢,再加上許多目前正在進行的新提案,也預期將如期完成;因此,即使此次選舉有造成任何影響,也僅會是輕微的。
此外,雖然川普政府顯示了進一步減稅的意圖,但相信民主黨應該會阻止其相關動作。駿利亨德森的觀點是,赤字程度將得以維持,公債發行也可受到相當控制,這些對於美國利率市場,應該是潛在利多。
長期投資人應該試著找出在任何市場週期下、以及不論誰接掌華府的情況下,都能表現亮眼的公司。然而,最近的選舉也證實了政策確實會影響企業的發展;也因此,駿利亨德森的美國分析師團隊針對各自負責的領域,分享了此次選舉將會為各產業帶來何種影響。
金融產業:監持到底
金融產業就是個許多相關政策制定都會受到監管機關的影響的典型例子。目前川普所任命的人馬掌控許多機構,而這些機構主導了整個產業。本次選舉結果既沒有改變機構的領導結構,也不會改變其待辦議程。
預期推行放鬆監管力道將會持續。其中一例即為了放寬對中小型銀行限制的陶德-法蘭克(Dodd-Frank)法案所作的一系列努力。其法案通過流程原本就慢,再加上現在這些行政官員(雖然現在已經算對產業比較友善了)仍想被外界認為對犯罪份子而言難以搞定,因而拉長了通過時程。
美國總統有任命美國央行理事會成員的權力。雖然川普與聯準會政策的走向有些摩擦,但相信央行非常認真的要保持其超然獨立,並且作任何決策時也會秉持這樣的想法。也就是說,不認為「白宮主導權的改變」會對總統與央行或聯準會在貨幣政策決議上,造成甚麼重大的影響。
能源產業:鑽井限制失利
以聯邦政府的層面來說,能源產業直接受到了選舉結果的影響。有鑑於川普對能源產業的大力支持,預期美國對油氣公司整體的監管環境仍是維持正面。如同其他產業,民主黨委員會主席進行產業監管時可能會比較積極,不過多數細部政策仍會落在行政領域的範疇。
相比之下,此次公民提案(ballot measure)對美國科羅拉多州的能源相關產業潛在影響可能最大,然而先前大力禁止新鑽井計畫的提案失利。在美國各州中,科羅拉多的油與天然氣生產量為全美前十名;其他州可能會因此次公民提案通過而想跟進。
最近幾個月受到兩黨民調競爭激烈,相對佈局在科羅拉多比例較大的鑽油公司(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comps) 以及相關的中游公司(Midstream comps)可能在股價表現上蒙上了一層烏雲。如此次禁止鑽井的提案勝出,可能將對這些公司的股票與債券造成壓力。
健護產業:改革可能持續
健護產業是民主黨在全美推動的重點議題;在川普先前嘗試廢除(但最終失敗)美國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ACA)的時候,不僅民主黨全黨有共識地持續推動該產業,部分共和黨員也有受到廢除ACA的影響。而選舉結果出爐後,預期健護產業至2020年選舉時仍是主要議題,但廢除ACA已經不會在兩黨的討論範圍內。
川普及其團隊先前也透過發表“藥價藍圖”希望降低處方藥價格;並且更在近期提出針對美國聯邦醫療保險B部分(Medicare Part B)作出藥價修改的提議。兩黨針對降低藥價言詞,可能使得相關公司的營收波動性升高。不過,相信這對製藥公司短期的營收影響是相當輕微的,因為產業致力於提升民眾負擔處方藥的能力,長期來說,產業也能夠從中受惠。
而隨著國會分裂,監管機關仍會主導改革健康護理相關政策。到目前為止,見到先前改革多是針對改善健保系統效率、減低民眾自費金額、以及鼓勵市場相互競爭,預期在未來幾年情況仍將類似。
科技產業:網路隱私是趨勢
此次選舉結果對科技產業的監管與相關環境會產生甚麼重大的影響。主要因為兩黨在提升消費者網路安全及隱私權的大方向上,看法的走向大致相符。歐洲在今年稍早率先推出一般資料保護規章(GDPR);而加州隨後也通過了相當嚴格的相關辦法,並可能成為美國的先驅,帶領其他州跟進效法。
雖然選舉結果對監管環境沒有造成重大改變,但必須留意與日俱增的網路平台監管需求與發展。搜尋入口網站公司的演算法就是消化使用者透過搜尋功能所輸入的訊息;而目前為止,尚未見到對這樣的商業模式有甚麼重大威脅出現。但另一方面,社交網路因為擁有非常大量的使用者個資,也因此成為倡導隱私權重要性人士鎖定的目標。將密切關注資安與隱私相關監管的改變,以及隨著相關稽核成本上升,並關注這些改變將會如何影響靠廣告收入為主要營收的公司。
同樣地,白宮權力結構轉換對關稅議題影響程度不大,兩黨都採“對貿易較不友善”的立場。當川普擁護反貿易的主張時,兩黨似乎對中美貿易與經濟關係看法於很大程度上是有共識的(如:針對智慧財產權議題);也因此,駿利亨德森認為委員會主席對於貿易相關的議題應該不會有太多變革。目前看來半導體產業是貿易紛爭的靶心,全球各大相關業者也已經開始適應新環境而調整其供應鏈。
工業產業:全球貿易風險升溫
此次選舉中期不太可能對貿易紛爭有太大的影響,不過未來協商方向可能多關注在全球貿易經濟而非政治相關議題。
在最新一季的財報獲利中,我們見到越來越多工業公司受到關稅紛擾,潛在影響逐漸浮出檯面,其2019年獲利即可能受到影響。對部分公司而言(尤其是自中國採購次零組件的公司),可能就已經體驗到因關稅影響而拉高成本的不便之處。
較為正面的是,基礎建設是少數得到國會兩黨合作支持的花費項目。目前對國防支出的未來走向能見度仍偏低,因為川普在選前曾多次警告美國五角大廈,若是民主黨拿到多數席位可能將2020財政年度的國防預算將被縮編。不過駿利亨德森認為,如果中美貿易戰緊張程度持續升溫,國防預算支出不太可能馬上就被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