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電信業者投資5G的誘因,NCC委員郭文忠28日表示,5G執照期限將延長至20年。現行3G執照期為15年、4G為17年。從國際上已發照國家來看,英國及德國的5G執照期都在20年左右,美、韓各10年,日本5年,新加坡12~15年,顯示台灣5G執照期將仿照歐洲國家。
另外,目前1GHz以下的頻率使用費,台灣以每1GHz 908萬元收費,5G主流頻段3.5GHz將改為現行收費的18%、即1GHz收費163萬元左右,6GHz以上高頻段改成依現行的0.4%收費,即首波釋出的28GHz的頻率使用費約3.6萬元上下。
台灣通訊學會28日舉辦「營造5G友善發展環境」座談會,五大電信公司、前交通部長賀陳旦、前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以及產官學界多位代表出席,共同為台灣5G頻譜釋照及未來台灣5G產業發展獻策。
賀陳旦認為,應該明確賦予企業專用頻譜,專門提供各產業試驗應用,並認為政府不應片面採信電信業者所言的商業窘境,延誤企業發展5G契機,同時建議仿照日本政府指派5G頻段給樂天電信發展MVNO成為日本第四家電信公司的做法。
曾擔任NCC委員的台北大學經濟系教授劉崇堅認為,5G時代、電信業者變成笨水管的情況會更加嚴重,政府應對長遠的頻譜釋出、在第一階段5G頻譜釋出之前就要完整揭露,電信技術中心主任陳人傑也持相同看法。劉崇堅認為電信管理法通過後對於共頻、共網、共建的規範也要事先說清楚,他並根據GSMA的計算、預估國內5G網路建置費用會比4G高出10~20倍。
交通大學副校長林一平提到上個月與NTT DoCoMo對談,日本蓋5G要花上10兆日幣,並且聚焦發展B2B2x,台灣能否複製日本模式?必須考慮清楚。
過去擔任遠傳電信法務部副總長達13年、目前任職泰鼎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陳嘉琪,舉最近美國T-Mobile與Sprint合併、英國BT電信5G商轉,相關電信公司股價都重衰為例,點出5G網路建設投資龐大,政府政策與業者的商業模式勢必經歷磨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