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彭俐萍 專精通關商務成台商後盾

彭俐萍在喀麥隆搭建台灣精品館,要讓非洲看見台灣。圖:刁曼蓬
彭俐萍在喀麥隆搭建台灣精品館,要讓非洲看見台灣。圖:刁曼蓬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彭俐萍專精於企業顧問與進出口通關商務,但是名片上辦公室的地址都是地圖上遙遠的地方-喀麥隆、迦納、中非。

彭俐萍原任職仁愛醫院護理師,工作之餘參加潛能課程,啟發歡喜學習、勇於變革的性格。2006年間,彭俐萍認識一位來自迦納的貿易商,告知台灣暢行的3C產品在當地極具潛力。彭俐萍遂用積蓄80萬元購買等值手機、筆記型電腦、隨身碟等3C產品,辭去安定的醫院工作,隻身前往非洲大陸。

彭俐萍到達迦納的第二天,就到附近的傳統市場了解商情,學迦納語、搏感情,接地氣。她觀察到當地購物多半分期付款,較有規模的企業與員工間,有所謂的「信用聯合」Credit Union機制,由企業先行付款、再從員工每月薪資中分期扣除。

掌握支付習性後,彭俐萍主動與當地電信局、郵局、銀行等有購買力的大型營業單位建立良好的關係,將貨品在上述營業單位展示、販售;員工再選取喜歡的產品,由企業體先行付款給彭俐萍。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她就將台灣帶來的3C產品銷售一空,而且利潤很好。接著她上網採購台灣包括二手手機在內的3C用品,空運郵寄至迦納販售。

同時,她也與當時引薦她來的貿易商合作進口台灣布料在當地銷售。但貨物賣出後,對方卻不付款,使她銷售3C產品的利潤幾乎付諸流水。就在進退維谷,要不要「認輸打包回家」之際,彭俐萍決定結束與迦納貿易商的合作,另謀他途。她在一家農藥噴霧劑公司,找到負責進出口通關業務的工作。

就在日以繼夜的學習迦納進出口的相關法規、任職一個月左右,這家農藥噴霧劑公司宣布停業。意志堅強的彭俐萍決定自己請領當地執照,設立專業進出口通關業務的公司,聚焦移民、簽證、駕照、汽車保險、公司登記、稅務申辦以及轉口服務等企業顧問業務。

2008年金融海嘯,原名黃金海岸、黃金蘊藏豐富的迦納,吸引大量來自中國的淘金者。人口2,400萬的迦納最高時大陸來的人多達8萬名;淘金者就有5萬人。這些陸企不諳英語、不懂法規。有著語言、文化便捷的彭俐萍就成為他們重要的諮詢管道。

由於她熟諳「西非經濟共同體」16國統一聯合出口證等相關法規,加上個性隨和,與迦納主管官署熟稔,在迦納華人社會建立廣大的服務網絡。彭俐萍經營的企業顧問公司業務鼎盛。迦納首都阿克拉、第二大城庫馬西都有辦公室,僱員近30名。

跨境經營

2013年彭俐萍把觸角伸到法語的喀麥隆。原來中國來的採金者,因違法挖礦,遭到迦納政府的掃蕩。彭俐萍因為參加礦業會議、熟稔礦業法規;與當地地質學家往來,得悉距離迦納4~5小時航程的喀麥隆有一藏金地區(非洲多個國家都有豐富的黃金礦藏),因為要修建水庫、剷除預定地上的林木,2013年喀麥隆頒發緊急開採令。透過彭俐萍的辦理,超過5,000名的大陸淘金業者,獲得合法的採礦權,從迦納轉往喀麥隆。彭俐萍與在迦納從事基礎建設工程的大陸國企「徐州重工」合作,將其庫存的挖土機具賣給採礦者,並且提供開採機具所需的柴油服務。

隨著採金者深入非洲,2017年彭俐萍在喀麥隆的右鄰、中非共和國,設立第三個據點,提供採礦所需機具、通關服務。台灣專業護理師,已經搖身變成熟悉非洲進出口通關規範的專業人士。

2018年彭俐萍目睹非洲經濟成長、中國大舉前進非洲,認為台灣應把握機會前進非洲。「為了讓台灣被非洲看見」,她在喀麥隆海港城市杜阿拉Douala市中區成立「台灣展覽館」,企劃引薦符合非洲前端消費市場的台灣精品。

她說,台灣不適合價格戰,但有許多產品在非洲市場具有競爭力,如機械設備、醫療器材、自有品牌的彩妝,甚至如品質絕佳的醬油都有市場。心中沒有害怕二字的彭俐萍說,儘管她財力有限,但是以她對當地市場的理解,只要能找到有特色、創造需求的產品,她有信心替台灣與非洲接軌,做為台灣前進西非的行銷後盾,藉由搭建「台灣精品館」為橋梁,定能在非洲開展不一樣的藍天。

「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站著不動,永遠都是觀眾。」彭俐萍為她前進非洲如此做註腳。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