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韓國央行周五(5月31日)召開決策會議後,宣布連續第6個月將利率凍結在1.75%,不過值得關注的是,這次會議並非全數委員都支持利率不變。分析師指出,韓國央行向來利用分歧的表決結果,向市場暗示未來數月政策可能有變。
儘管受到中美貿易緊張與經濟前景放緩的陰影籠罩,韓國央行周五在召開會議後,仍維持基準利率於1.75%不動。
不過這次決定並非無異議通過。在7名委員中,偏鴿大將Cho Dong-chul投下反對票,他主張央行應該降息25個基點。分析師表示,韓國央行通常利用分裂的表決結果,暗示政策可能改變,這也意味韓國未來降息機率已在攀升。
受Cho Dong-chul的不同意見與韓國央行在政策聲明中對經濟看法趨於保守,推升韓國3年期公債的6月期貨增加0.11個基點。韓國公債近來受前景惡化與出口停滯影響而多日上漲,反映緊縮貨幣循環已經結束。
韓國央行總裁李柱烈在會後記者會上坦承,受中美貿易衝突加劇,已使經濟前景不確定升高,「但若考量到總經情勢與金融穩定,目前並非是降息的合適時機。」
他還企圖淡化外界對降息的預期,聲稱大眾對周五的投票結果賦予太多詮釋。李柱烈認為在擴張性財政政策與機構投資支撐下,韓國經濟今年稍後可望改善。
繼紐西蘭與印度央行相繼寬鬆貨幣後,目前韓國央行也面臨被迫加入降息行列的壓力。但顧及近來韓元匯率波動劇烈與後續可能引發資本逃離危機,導致該央行一直抗拒降息的呼聲。
李柱烈雖然不願在記者會上提供未來降息的明確線索,但有些分析師預期該央行最快年底就會調降利率。
NH投資證券公司債券策略師Kang Seung-won表示,由於下半年經濟下行危機料將凌駕金融穩定風險,韓國央行可能在10月或11月就會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