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的庫存調整與中美貿易戰的擦槍走火,曾造成台股2018年10月份跌近2,000點的股災。而貿易戰邁向大和解的預期,以及中國大陸華為的持續拉貨,則是帶動台股2019年第一季由空翻多的主要催化劑。展望未來,中美貿易戰的不確定性,以及科技業的庫存問題將在未來一、兩個月持續發酵,可能造成台股較大的波動,惟待上述利空反映完畢後,台股的長期買點將逐漸浮現,畢竟2020年1月與11月將分別有台灣與美國的總統大選,執政當局勢必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以支撐經濟的榮景。
中美貿易戰自5月5日川普推特宣稱,將對2,000億美元來自中國商品提高關稅至25%之後已再度升級,且5月16日又對中國大陸華為祭出雙向禁售令的殺手,上述兩者的行政命令除直接影響華為的所有供應鏈之外,因市場擔憂關稅的問題或引來中國方面的抵制,亦將可能連帶影響蘋果iPhone未來的銷售。因應貿易戰的升級,除降低廠商的投資意願之外,亦已影響耐久財的消費動能,來自中國大陸的工具機訂單近期下單又轉趨保守,家電與汽車需求亦出現衰退,導致塑化衍生物ABS需求呈現急凍現象。
全球科技業下游EMS廠(即全球前六大EMS廠)首季最新庫存再度飆高,並來到52天,較正常水準的41天,高出1.8個標準差。此庫存數據如同去年10月全球股災前,基本面惡化的重要警訊。儘管往年庫存過高問題亦可能在景氣上升階段期間,被強勁的終端需求所抵銷,如今的時空環境恐怕難以期待下半年將有顯著的手機或PC換機需求。
目前股價已相當程度反映貿易戰升級的利空,貿易戰的不確定性已嚴重影響下半年的基本面,且剩餘之3,250億美元是否增稅仍是變數,建議靜待6月底貿易戰的發展結果。6月17日美國將針對3,250億美元增稅案舉行公聽會、6月24日將公布增稅案公聽會的結果、6月27-30日G20可能舉行川習會。
儘管貿易戰與科技業庫存調整等利空將持續影響台股短期的波動,待上述利空反映完後,台股將可能迎來一波多頭行情,搭配2020年1月台灣將舉行總統大選,政策做多的預期心理亦有利支撐多頭的環境。而根據過去6次台灣總統大選的經驗,台股通常從選前3~6個月即開始營造一波選舉行情,儘管這六次當中最近的三次,因遭遇全球股災而出現負報酬率,惟相較鄰近國家,台股的表現卻相對抗跌。
同時往年扮演選舉行情的要角並非科技股,而是營建、觀光、食品、金融等內需類股,主因選舉牛肉政策通常以訴諸庶民經濟為主。另外新興國家的選舉行情亦容易成為國際資金青睞的標的。以今年為例,印度與印尼分別於4月11日與4月17日舉行大選,這兩者選前半年的指數均因外資大幅加碼而優於其他鄰近國家。印度與印尼於今年選舉前半年,指數累計分別大漲11.4%與12.6%,優於同期間的東協指數、台股、南韓之8.1%、9.8%、4.6%。
科技股下半年的表現並非全無機會,部分個股若因貿易戰升級而出現超低評價,應不失為長期買點,尤其是長期趨勢明確的族群或擁有護城河優勢的個股,特別看好:1.受惠5G的半導體/PCB/散熱/網通族群等。儘管5G有可能因華為斷鏈事件而遞延半年以上,5G的趨勢並不會消失。2.真無線藍牙耳機。真無線藍牙耳機目前手機的搭載率僅3~5%,且此款產品主要消費對象為年輕人,不容易因景氣趨緩而影響實質需求。3.受惠ADAS與自動駕駛的汽車電子。儘管景氣趨緩已影響全球汽車市場的銷售,惟ADAS的搭載率仍然偏低,且自動駕駛在未來5G環境日漸成熟後將是可期待的重要場景,這些均有利汽車電子長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