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的出現不僅改變傳統就餐方式,瓜分方便食品的市場份額,就連傳統菜市場也無法倖免於難。人們逐漸習慣這種只要在手機下訂單,就有配送員將菜品送貨上門的方式。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搶攻線上買菜這塊市場,巨大的衝擊讓傳統菜市場也選擇「上線」,加入這場巨頭爭霸戰。
據市調機構艾媒諮詢發布報告顯示,2018年大陸生鮮電商市場規模達人民幣(下同)1,253億元,並預期將在2021年達到2,460億元。生鮮電商市場規模逐漸攀升,意味著傳統菜市場份額將更加限縮。
生鮮線上化的席捲,嚴重威脅傳統菜市場的生意,而隨著本地即時配送服務愈加成熟,菜市場正面臨著生存危機。為獲取線上客源,菜市場也紛紛上線維持自身發展。據36氪報導,大陸新生許多專業賦能菜市場的新零售平台,諸如菜老包、淘菜貓。這些平台負責為菜市場攤販打通線上銷售渠道,讓菜市場也具備1小時配送的能力。
以菜老包為例,該平台擁有自己的購買小程序,同時也在餓了麼、美團等平台上開設店鋪。與其他前置倉、社區生鮮店最不同的是,菜老包有明顯「菜市場特色」,擁有比其他店鋪更豐富的商品品類。
報導指出,菜市場「上線」初體驗獲得良好成效,菜市場的線上訂單也在不斷增加。據菜老包數據顯示,目前已上線門店超3,000家,其中有300家門店的月均銷量破千。此外,2018年菜老包銷售額達4.2億元,並期望2019年能實現10億元銷售額。
雖然生鮮電商仍在不斷擴張中,但傳統菜市場無論線上還是線下的發展都有無法撼動的地位。菜老包的負責人表示,菜市場主打新鮮、低價的生鮮商品,客群為經常做飯的家庭用戶;而盒馬鮮生等生鮮電商的產品,有更高的包裝成本,客群是中高端收入且不常做飯的年輕用戶群體。
但回歸生鮮消費,新鮮與低價仍然是消費主流,而菜市場擁有的核心優勢就是高性價比與豐富的生鮮品類。只要穩守行業壁壘,無論是生鮮電商還是新零售業態都無法撼動傳統菜市場的地位。
2016-2021年大陸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及預測
年份
市場規模(億元)單位:人民幣
2016
622.6
2017
903.4
2018
1253.9
2019E
1620.0
2020E
2034.8
2021E
2460.0
資料來源:艾媒諮詢 製 表:馬牧歌
(實習記者:馬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