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菜市場生意好 大家都來搶

圖為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
圖為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2018年大陸生鮮電商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市場已被幾大互聯網巨頭瓜分殆盡。區別於O2O時代簡單的消費線上化,如今的生鮮電商消費方式更多元,連鎖生鮮門店、前置倉配送、社區團購等方式層出不窮。

創新模式出現更提高入場者的困難,生鮮電商生意不僅是要搭建線上平台,更涉及生鮮零售供應鏈、倉儲物流、用戶運營等多方面的經營。由此可見,能入局「菜市場」生意的並非草莽出身的創業者。

現階段大陸線上生鮮電商市場基本由幾大巨頭占據,主要是京東的京東到家、阿里的盒馬鮮生、餓了麼、美團的美團外賣和美團買菜、蘇寧小店和叮咚買菜。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操作模式,但線上電商運營的主要方式分三類。

第一類是以盒馬鮮生、美團買菜、叮咚買菜為首的前置倉模式。該模式下的採購以品牌供應商直供為主,平台統一採購至中心倉,再加工並冷鏈運輸到社區附近的前置倉。待消費者下單,平台可在30分鐘以內送貨上門。

第二類是像蘇寧小店、京東到家等O2O模式,藉由前端收集到的消費者大數據決定配貨比例。前者布局社區生鮮市場,圍繞社區開設店鋪,後者聯合沃爾瑪、家樂福等大陸大中型超商,提供一小時送貨上門服務。

第三類諸如美團外賣、餓了麼等平台賦能模式。平台接入生鮮商家與攤販,為商家提供線上銷售管道與即時配送服務。

巨頭入駐的線上生鮮市場不僅要有創新改革,更要有線上線下的運籌能力,該市場競爭激烈,若非具備資金、人才等資源的企業還是不要貿然踏入。

生鮮電商的發展之路雖然擁有高風險,但有良好的行業前景。據艾媒諮詢報告指出,該行業在2017年收到13筆融資,總金額達人民幣(下同)52.6億元;2018年收到22筆融資,總金額為51.1億元。融資金額大,足以說明資本界看好該行業未來發展。

(實習記者:馬牧歌)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