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開啟對大陸貿易戰、端出華為禁令,又將炮口對準墨西哥,甚至終止印度關稅優惠,導致美股回檔幅度加大。前外資明星分析師王嘉樞說,資金大舉躲進公債市場避險,10年期公債殖利率狂降、下探2.13%,台灣電子產業受影響程度不得不慎,近期相對強勢的台股也必須提防補跌壓力。
王嘉樞指出,美國總統川普開啟風險三部曲,局面變得愈來愈不可預料。先是因為貿易出入超不平等關係,對大陸開啟關稅戰;最嚴重的是第二步「美國對華為發布禁令」,威力等同新珍珠港偷襲事件,只是美國本次化身襲擊方;最後、也是目前最新的狀況,美國對貿易關係深厚的墨西哥開啟關稅戰,形同「網內互打」。
新興亞股中,韓股已經吐光今年以來漲幅,王嘉樞分析,韓股通常是領先指標,台股之所以稍微穩定,主要是央行對貨幣穩定政策較為有效,加上台股有逼近4%的高現金殖利率護體、企業資產負債表也較優秀,不過,隨川普四處點火開闢戰場,台股的強勢能維持多久,必須打上一個大問號。
因為華為遭禁,導致雙邊衝突升級,王嘉樞發現,大陸官方回應不像一年前貿易戰初發生時那麼退讓,「現在採迅速回擊策略。」包括:回敬600億美元商品關稅、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等,大陸國務院2日更發表《關於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控訴美國出爾反爾,都意味這場雙邊角力無法迅速落幕。
除了與大陸的貿易戰如火如荼,川普基於對墨西哥非法移民、毒品等問題,祭出的懲罰卻是加徵關稅,包括群益投顧、本土投顧龍頭等研究機構迅速作出台廠受影響分析,點名緯穎、緯創,以及英業達來自墨西哥營收比重較高,要嚴加提防。
王嘉樞更擔心的是,台系供應鏈在中國大陸布局時間長、經營又深入,隨著中美矛盾加深,儘管部分廠商回台投資對台灣是好事,但不能忽略大陸是全球供應鏈最完整且勞工人口(達2億人)最充沛的地區,遷徙成本與新廠營運順暢度的風險,都可能衝擊台廠獲利。若將眼光再放遠,現在於墨西哥、印度設廠似乎也討不到便宜,成為廠商全球布局最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