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景氣衝擊台灣觀光產業,關稅協定覆蓋率不高影響外商來台投資意願,加上企業缺工問題日益嚴重,晶華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建議,政府應從租稅、人力資源等面向思考如何提升台灣競爭力,並鬆綁法令,才能拉動景氣並提振觀光產業。
簡化簽證 吸高端商務客
由於商務旅客的產值遠高於休閒度假旅客,過去積極建議政府簡化商務簽證作業規定的潘思亮,進一步提出應縮短外藉旅客入台移民署檢驗時間,並比照新馬印泰機場加設商務艙旅客快速通關機制,才能吸引高端商務人士來台旅行。
潘思亮表示,商務活絡,觀光產業才會活絡。台灣必須降稅,因為稅率即使與新加坡、香港或韓國一樣,其實不具吸引力,原因是台灣的關稅協定覆蓋率低,所以外銷時光是關稅成本就比別人多10%。他認為,台灣的稅率要比前述國家更低,才能產生磁吸效應吸引台商、外商來台投資,並讓台灣企業在國際上有公平競爭的基礎。
潘思亮指出,政府認為還有不同有辦法可以簽署許多關稅協定,所以遲遲不調降租稅,但國際現實是各國還是會考量中國大陸的立場,實情是無法簽訂多少關稅協定,所以政府應該了解世界的狀況與台灣的特殊情勢,積極思考嶄新的租稅規劃與策略,設法在沒有關稅覆蓋率造成台灣廠商成本高於競爭國家的不利情況下,用新思維、新做法提高台灣競爭力,進而留住廠商與人才。
僑外生畢業留台 解缺工
此外,他也指出「餐飲服務業熄燈,不只是租金問題」,潘思亮舉日本為例指出,日本許多企業破產不是因為經營不善,而是因為找不到人。同樣的,台灣不少觀光餐旅業者叫苦,不是因為沒客人,而是找不到服務客人的人。潘思亮強調,台灣人力資源法令若能鬆綁,才能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潘思亮表示,放寬僑外生在台就學畢業後申請在台工作的相關法令與限制,就能舒緩企業缺工問題。潘思亮說,僑外生來台求學就學,代表他們認同台灣、喜歡台灣,但他們畢業後若想繼續留在台灣工作,則現行的評點制度與標準很難達標,且就算達標也不一定保證能拿到工作證。
潘思亮表示,與鄰近國家留用僑外生的政策相比,台灣的限制太多,而台灣並非外籍人士求職偏愛地區,所以他建議政府以更開放、彈性與便利的申請程序,吸引更多外國人才來台工作。潘思亮並建議,除評點制外,政府可研擬其它多元政策讓在台實習的外籍生,以及打工度假的外籍人士,有機會續留台灣工作,也可提供更多管道讓企業聘雇優秀外籍人才。
產業拚升級 才能救低薪
至於低薪問題,潘思亮表示,台灣要產業升級才有辦法提升員工薪水,製造業可藉由開放外勞達到產業升級,也是提高薪資的必要配套條件。同樣的觀光餐旅服務業,若能鬆綁現有法令政策,也才能推動產業升級。
潘思亮舉新加坡的外籍幫傭政策為例指出,台灣政府也應從家庭人道的角度出發,大幅開放外籍幫傭來台,解決一般家庭無法兼顧老小和工作情形,不僅能提升婦女就業率,也能解決許多企業人力短缺的問題,進而提高生產力與服務力。
潘思亮強調,觀光服務業是「服務整個經濟體」,整體經濟好、市場餅夠大,觀光服務業才會跟著發展。所以振興觀光產業,整體經濟提升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