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出口訂單暴跌 日5月製造業再陷萎縮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今(6/3)國際相關新聞的重點摘要如下:

1.出口訂單暴跌 日5月製造業再陷萎縮

受出口訂單暴跌影響,日本5月製造業活動再度陷入萎縮,凸顯美中貿易戰帶來的經濟衝擊正持續升高。

Markit/Nikkei日本5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為49.8,略高於初值49.6,但低於4月終值50.2,該指數再度跌破50榮枯分界線,使日本關鍵的製造業在經歷2、3月的萎縮後,已經開始觸底反彈的期望破滅。

新出口訂單分項指數終值為47.5,低於初值47.1和4月終值47.8,為連續第6個月呈現萎縮,並創下4個月新低。

新訂單分項指數亦呈現萎縮狀況,反映日本企業承受的壓力正逐漸升高,最近已有數家公司下修財測。企業未來產出預期分項指數終值,證實為2012年11月來首次陷入萎縮。

IHS Markit表示,日本主要貿易夥伴的需求疲弱,以及國內經濟日益乏力的跡象,已經影響銷售量。基於資本財對日本外貿的重要性,這意味著日本出口業者恐將面臨更多困難。(時報資訊 柯婉琇)

2.南韓與美磋商:北韓美國對話處關鍵時刻

南韓外交部昨天表示,南韓與美國代表1日在新加坡磋商時一致認為,北韓和美國對話處於關鍵時刻,商定保持密切合作,爭取早日重啟對話,取得實際進展。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南韓外交部韓半島和平交涉本部長李度勳1日在新加坡與美國國務院對北韓特別代表畢根(Stephen Biegun)進行磋商。

在雙邊磋商中,美方強調有繼續與北韓談判的決心,以進一步落實美國北韓聯合聲明,在完全非核化、建立新的美國北韓關係、構建朝鮮半島和平機制方面取得進展。

報導指出,2月在越南河內舉行的第2次川金會(美國總統川普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無果而終後,北韓將美國首先改弦易轍作為重啟談判的條件。

北韓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4月在最高人民會議施政演說上表示,只有美國在年內拿出新的解決方案,才可以舉行第3次川金會。5月更是接連試射短程飛彈等,加大對美國、對南韓的施壓力度。

報導指出,韓美透過此次表態再度呼籲北韓回歸對話軌道。李度勳上月30日在濟州論壇主旨演講中強調,機會之窗不會無限期敞開,提醒北韓好好把握。預計畢根也將在4日的韓美經濟研究所研討會上,作出類似表態。(中央社)

3.因應伊朗威脅 美軍阿拉伯海演習

美國軍方今天表示,為因應伊朗威脅而於月初派赴波斯灣的一架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和一個航空母艦打擊群昨天已在阿拉伯海(Arabian Sea)舉行聯合操演。

美國空軍今天發布聲明指出,林肯號航空母艦(USS Abraham Lincoln)上的F/A-18超級大黃蜂戰鬥攻擊機(F/A-18 Super Hornets)、MH-60海鷹直升機(MH-60 Seahawk)和E-2D咆哮者電子攻擊機(E-2D Growler),在軍演中和一架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一同飛行,轟炸機並「模擬攻擊行動」。

美國去年退出2015年和其他5大國與伊朗簽訂的核協議並強化對德黑蘭當局實施的制裁,自此雙方關係緊張升高。(中央社)

4.教宗懇求歐洲團結:意識形態威脅存續

天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今天懇求歐洲團結一心,重新喚起創立者的理想。他說,意識形態和兜售恐懼的政治人物,威脅歐洲作為聯盟的存續。

他在結束羅馬尼亞3天旅程返回梵蒂岡的飛機上,對記者發表上述看法。這是上月歐洲議會選舉後,教宗首度公開發言。

教宗被問到對歐洲議會選舉、義大利極右派領袖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等歐洲議題的看法時,敦促信眾為歐洲團結和非信眾禱告,「打從心底」祈求。

義大利、英國、法國和波蘭的極右派與民族主義者全國投票都躍上第一,讓國內政壇為之震撼,但歐洲議會親歐洲的勢力平衡仍未有顯著改變。

「若是歐洲不好好留心未來的挑戰,歐洲就會漸漸枯竭。」

他拒絕直接評論聯盟黨(League)黨魁薩爾維尼,強調他的評論是針對歐洲一般狀況,並非特別針對義大利。他說,他根本不太懂義大利政治。

他說:「我們必須幫忙政治人物,讓他們誠實行事。他們從事(政治)活動,不該不誠實、誣衊、毀謗、鬧醜聞。」他並未點名任何國家或舉例。

他說:「他們常播下憎恨和恐懼。政治人物永不該播下仇恨和恐懼,只能帶來希望。要正直而且有要求,但永遠懷抱希望。」(中央社)

5.被錄音還賴媒體捏造假新聞 川普否認說梅根惡劣

美國總統川普明天將抵達英國進行國是訪問,對於日前受訪時說英國哈利王子之妻梅根(Meghan Markle)「惡劣」(nasty)一事,川普今天矢口否認,說是媒體捏造的假新聞。

川普今天推文說:「我從未說梅根『惡劣』 ,這是假新聞媒體捏造的…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等媒體會道歉嗎? 我認為不可能。」

法新社報導,但川普接受英國小報「太陽報」(The Sun)專訪時對梅根的評論,被記者清清楚楚錄了下來。

在錄音中,訪問者說,美國籍、2018年嫁進英國王室的梅根,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曾批評說,若川普當選她就將移居加拿大,「結果她搬到這裡(英國)了」。

川普在錄音中回答,「這個嘛…搬來這裡的人很多,我能說什麼?不,我以前不知道她這麼惡劣。」

不過,錄音中川普接著說,他認為梅根作為一個王妃,「她將會很稱職,她很好、很棒,我希望她如此。」

法新社報導,川普訪英時,梅根將不會和他見面,但官方說法是,梅根才剛生產不久,需要照顧3週大的兒子亞契(Archie)。

6.川普對墨祭關稅 白宮官員:不影響北美貿易協定

美國高層官員周日表示,總統川普對從墨西哥進口的產品加徵關稅,並不會妨礙北美貿易協定的最終結果;而是要迫使墨方就移民議題談判。

白宮代理幕僚長穆瓦尼(Mick Mulvaney)在「福斯週日新聞」(Fox News Sunday)節目中表示,對墨加徵關稅,與等待國會批准的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並「不相干」。他預期對墨西哥產品加徵5%關稅,將會在6月10日生效,因為「總統極其認真想要解決南方邊界情況」。

美國國土安全部代理部長麥克利南(Kevin McAleenan)說,加徵關稅並不會造成墨國經濟情況惡化,也不會帶動更多移民越過邊界,而是要迫使墨西哥遏止中美洲移民人潮途經墨國北上、流入美國。

墨西哥經濟部長馬奎斯(Graciela Marquez)今天表示,她明天會在華府與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會談。而美墨原預定5日討論墨西哥產品未來關稅問題。

川普亟欲將移民政策作為2020年競選連任的政見議題,如同在2016年角逐白宮寶座一般,川普近來對美墨邊界議題砲火更烈。

今年4月,美國邊境官員拘捕近9萬9000名越過美國南方邊界的民眾,這是自2007年以來最高的單月統計數字。

川普周日推文表示,如果墨西哥不阻止移民沿著美墨邊界「入侵」,他們就等著被加徵關稅。(中央社)

7.誰偷了誰的商業機密 華為與離職員工在美互告

中國電信設備大廠華為與離職員工間的商業機密訴訟戰今天在美國開打。在這樁涉及企業間諜活動、敲詐勒索和對手技術機密資料庫的訴訟案中,四面楚歌的華為必將成為焦點。

與此同時,華為正力圖推翻美國祭出的封殺令。美國先前將華為列入貿易黑名單,並以安全隱憂為由,施壓各盟邦勿向華為購買旗下裝置。

德州謝爾曼市(Sherman)聯邦法院今天開始挑選陪審團,審理過程料將持續約3週。負責此案的法官馬扎特(Amos Mazzant)也將審理華為企圖推翻美方禁令一案。川普政府先前下令禁止政府機關和承包商購買華為設備。

根據法院文件,華為控告離職主管黃義仁(Yiren Ronnie Huang,音譯)和其新創公司CNEX Labs Inc,聲稱黃義仁以「一種非法的敲詐勒索模式」,竊取華為技術並挖走華為員工。CNEX研發的晶片能加快雲端運算網絡儲存資料的速度。

黃義仁說自己並無不法,反告華為利用美國法院,取得CNEX和其他公司的技術,並藉此輾壓競爭對手。

華為發言人表示,華為要求「數千萬美元」損害賠償,以及取得大約30項商業機密和CNEX專利的權利。

華為還聲稱,另一名華為員工在跳槽CNEX前,曾下載公司若干機密檔案。

華為發言人說:「華為為黃義仁提供了跳板,否則他將無法取得這般成就。」他還說,此案與美國黑名單引發的緊張無關,「這並非美中訴訟戰」。(中央社)

8.北京公布白皮書 分析:有間接呼籲重返談判意願

北京昨天公布「關於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強調談判破裂都是美方責任。有分析說,相較於此前對美方的強烈批判,中方這次態度緩和,間接表達了希望回到貿易談判桌的想法。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日發表白皮書,介紹中美經貿摩擦來龍去脈和兩國磋商情況,闡明中方原則立場。其中指摘美國在談判期間3次出爾反爾,又指美國貿易霸凌行徑殃及全球,還重申中國堅持透過對話協商來解決問題的立場,但「中國不願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

這是中國政府第2次針對中美經貿摩擦發表白皮書,雖然措詞強烈,但華爾街日報中文網今天在報導中解讀說,相較於過去3週中國官媒與部分官員的激烈言論,白皮書語調較為審慎。

此外,報導說,白皮書提到,中美達成貿易協議的前提是美國取消全部加徵關稅、採購要符合實際以及確保協議文本平衡,以符合雙方共同利益。對此,專家分析,中方暗示願意談判,但是責任在於美國。

大陸官媒中新社也引述引述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白皮書釋放的信號很清晰,就是中國有強烈的合作意願,但合作不是無原則的。

張燕生表示,中國表態願意合作,而要求美國取消全部加徵關稅等3大前提只是談判要項,問題是美方願不願接受。

中美貿易談判目前暫停之際,外界預期中美經貿官員都將出席本月底的20國集團(G20)峰會,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可望直接會談,雙方可能恢復談判。

中國商務部智庫分析師梅新育說,中國想透過白皮書在G20前表明立場,美國才是引起紛爭的罪魁禍首,中國不害怕,仍願談判,大門依舊開啟,但是美國必須提出更公平的要求。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