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ECB首席經濟學家 剛上任就要下修經濟前景

圖/新華社
圖/新華社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愛爾蘭央行總裁蘭恩(Philip Lane)周一已走馬上任,成為歐洲央行(ECB)的首席經濟學家。不過面臨歐洲通膨與經濟再陷泥淖,加上中美貿易戰攪局,蘭恩在他上任首周的ECB決策會議,料將下修成長與通膨預估。

ECB周四將召開例會,本周才接手普瑞特(Peter Praet)、成為ECB首席經濟學家的蘭恩,其當務之急就是要在該會中發布歐洲經濟最新預測。外界認為隨著中美貿易衝突愈演愈烈,成長展望將遭調降。

剛卸任的普瑞特,曾在3月才調降歐洲成長與通膨預測。但之後中美貿易戰火重啟,導致陷入頹勢的歐洲經濟更為雪上加霜。在經濟前景趨於黯淡,加上ECB人事出現變動,外界針對該央行是否應推出新的貨幣政策與擴大刺激規模也引發新的爭辯。不過也有學者指出,困擾歐洲已久的通膨問題,才是蘭恩開始其8年首席經濟學家任期的最大挑戰。

Investec經濟學家德加史普都(Ryan Djajasaputra)指出,鑒於通膨始終不見升高跡象,加上經濟下行風險攀升,他預估通膨預測在周四可能與經濟成長一併遭到下調。

Peteson Institute研究員波森(Adam Posen)也認為,全球央行面臨的威脅已日益攀升。一方面它們受到右派民粹對其獨立性的攻擊,另一方面這些央行因過去「低利率、低風險環境…等因素,導致通膨無法上升。」

蘭恩先前曾表示,歐洲通膨無法達到ECB目標,主要是該地區經濟仍從危機中逐步復甦。他堅信一旦企業開始調漲產品價格,物價壓力將會增加。不過蘭恩也贊同普瑞特與德拉吉看法,認為ECB可以做更多來拉抬通膨。

為刺激通膨,外界認為拜普瑞特所賜,使得蘭恩可用的政策選項比以前多了不少。此外ECB官員也認為該央行仍有挹注新刺激的空間,像是進一步調降利率或是重啟貨幣量化寬鬆措施等。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