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紛爭籠罩,引發市場對美國景氣多所疑慮,但依據IMF對全球經濟增長預估顯示,儘管2019年美國經濟增速將較去年放緩,但今明兩年仍將維持溫和成長動能,短期陷入衰退的風險不高,惟市場不確性因素短期未見消散,建議秉持「股債兼備、穩中求進」作為投資主軸。為鼓勵投資人即使面對市場波動考驗、堅守長期投資,6月4日富蘭克林投顧特別邀請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Edward Perks)來台,從當前全球政經趨勢出發,建構下半年投資致勝心法。
溫和通膨支撐美股評價面 債市投資價值已然浮現
觀察1954年至2019年2月期間,史坦普500指數本益比與通膨的關聯性,顯示美國通膨力道溫和有助於支撐美股的高評價面,截至3月底,美股本益比緩步墊高,但仍低於2017年的高點及長期平均值。再者,歷史經驗也顯示,美國通膨區間若介於2%至4%,史坦普五百指數本益比為18.5倍,為各通膨區間的最高值。
而各大類資產中,美國公司債殖利率和史坦普500指數股利率的差額從2012到2013年間趨近零的低點回升,意味著近年來投資公司債的殖利率已開始優於股市的股利率,代表相較於美股,債市投資價值已逐步浮現。不只高收益債坐擁約6%~7%的收益率,隨著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自2018年兩度攀至3%,市場過度恐慌導致公債及投資級債價格出現錯置,提供主動式操作經理人的進場的大好機會。
就業市場緊俏 支撐美國經濟溫和成長
美國的經濟持續溫和上向,觀察指標之一的就業市場表現即可窺得一二。失業率回落至約2006年來的低點、薪資溫和成長,美國勞工的個人收入及消費者信心已逐漸脫離金融風暴時期陰霾,進而推升消費動能及企業獲利成長。
企業方面,受惠非金融企業槓桿並未擴大,美國金融狀況仍然寬鬆,利率在過去30年持續下滑,貸款條件略放寬也有利企業的融資成本及管道暢通,獲利動能穩健提振股利發放及庫藏股買回的意願。
穩信心有方法 靈活調整股債攻防兼備
美國景氣處在溫和復甦軌道上,但貿易爭端等因素對市場產生的不確定性依然存有短中期的影響。富蘭克林多元資產團隊秉持一貫均衡配置股債配置,以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度,但穩健中不失積極,透過「由上而下」掌握各類資產及區域的投資利基,並利用「由下而上」深度挖掘股債市中價值遭到低估的企業。
因應全球景氣變化,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動態調整股債配置,提高投資彈性,投資目標兼具穩健收益與價格增長兩大核心,現階段債券略高於股票部位(含可轉換證券),同時後者也側重防禦型產業(公用事業、醫療保健)、成長型產業(能源、金融、科技)題材,以廣泛佈局利基產業取代拘泥於單一投資類別,深度發掘美國經濟溫和復甦下的股債市投資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