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險保費只會越來越貴。台灣人壽已敲定6月底停售其保證給付200月、但身故不保本的失能照護險(原稱殘扶險)好心200,主要是此類商品損失率攀高,再保公司要求增加保費。
大型壽險公司如國泰人壽、新光人壽等也都表示,現行如長照險、類長照險及失能險等實際損失經驗,尚未累積達一明顯趨勢,也就是經驗值不夠用來支撐保費的假設,同時壽險業界目前可獲得的經驗可信度也未明朗,所以只要發生經驗一惡化,保單訂價就會充分反應,保費就會調漲。
這種依據殘廢等級表計算保費,有一次性給付加上逐月或逐年給付的失能照護保險金,與長照險、類長照的重大傷病險併稱廣義的長照三險。而殘扶險目前有三大類型,一是無保證給付、且有給付上限(目前以50年為主流),搭配壽險的保本型失能照護險,如國泰人壽的新呵護久久、富邦人壽的扶氣平安、新光人壽的長扶心安A,二是有保證給付(200倍或180倍),但不保本的失能照護險,如台壽的好心200,第三類是有保證給付且身故保本型,如遠雄人壽的超好心。
由於保證給付的是被保險人一旦發生失能、觸及失能扶助金每月或每年給付標準後,壽險公司就會保證給付200個月或15年,即便中途被保險人身故,壽險公司會將剩餘未領的失能扶助金折現給受益人,壽險公司私下表示,有些被保險人家屬就會要求不斷急救,以達到領取失能扶助金的標準,造成損率上升,再保公司要求調漲保費,舊保單有些去年都停售,今年保費調漲15~30%以上。
壽險公司表示,隨著平均餘命延長、醫療不斷推陳出新,健保自費項目也增加,醫療險損失率,不管是實支實付、癌險等每年都在攀高,長照險、殘扶險、類長照等都是近年開始大力推展的保單,損失經驗仍不充足,因此只要理賠率上升,保費就可能調漲,且業者預估保費只會漲不會降。
因此今年才會出現所謂的殘扶險,也就是失能照護險的停售買氣,台壽這次只賣到月底即要停售的保證給付失能照護險,是保證給付200倍,但若沒有發生相關失能狀態就身故,無法拿回總繳保費,但保費相對就會比保本的便宜,停售後台壽仍是有保證給付的殘扶險,但保費會貴一點,壽險業者建議保戶還是要依自身需求去選擇合適的保單,不要盲目追求停售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