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國際油價近來大幅重挫,不過根據華爾街日報5月對10家投資銀行的調查指出,由於供給短缺危機仍將大於需求下滑,受訪銀行多堅持油價在2019年下半年續漲的看法不變。
調查顯示,受訪銀行將布蘭特原油均價從4月的69.93美元微幅下修至69.73美元,但該全球基準油價今年均價仍將接近每桶70美元。西德州原油均價今年預估為61.14美元,也比4月的61.5美元略為調降。
美中貿易衝突加劇,加上川普政府又計畫將對墨西哥進口商品加徵關稅,西德州期油周一曾跌至53.23美元,創2月中旬來最低收盤價位,布蘭特油價也收在61.28美元,為1月來最低。
周二油價雖然小幅彈升,但周三受到美國原油庫存意外上升,促使油價又恢復跌勢。西德州期油下滑55美分到52.93美元,布蘭特油價也走低17美分至61.8美元。
貿易爭端不斷與其他地緣政治因素,正在傷害全球經濟前景,並遏制對石油的需求。但受訪銀行認為,鑒於供給危機衝擊仍將凌駕對需求下滑的憂心,因此堅持油價續漲的看法不變。
荷蘭銀行商品策略師派特森(Warren Patterson)提到,近來油市賣壓多由總體經濟與貿易爭端所帶動,如果單就基本面來看,石油供給持續緊縮。
油價雖然最近跌到波段低點,不過從年初迄今仍有約13%漲幅。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包括俄羅斯等主要石油出口國,去年底同意將在今年上半年每日減產120萬桶以拉抬油價。
這項減產協議料在6月底到期,產油國本月稍後將在維也納集會,延長減產協議將成為這次會議的討論重點。
除此之外,伊朗與委內瑞拉受政經動盪干擾,導致這兩國石油產出已受限制。俄羅斯Druzhba油管在5月受到汙染,也讓石油供給受阻。
巴黎銀行商品市場策略師齊林格蘭(Harry Tchilinguirian)指出,「自願與非自願的供給減少,依然成為推升本季與下季油季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