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新興市場投資 掌握四亮點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中美貿易持續延燒,打擊市場信心,特別是新興市場表現相對弱勢,但法人觀察,近一年截至2019年3月,美國企業整體營收有61%來自美國本土、大陸高達93%由國內市場貢獻,顯示貿易衝突對實質經濟的影響可能有過度放大之虞,也意謂新興市場中藏有許多被忽略的契機,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市場股票團隊指出,可從中看到科技創新、企業體質改善、經濟成長、評價面優勢四大亮點,逆勢發掘新興市場潛力標的。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市場股票團隊指出,新興市場研發與創新領域急起直追,智慧財產權專利申請數在2005年之後就超過美、日等國,其中大陸致力於經濟結構轉型,2018年的研發支出預估成長率就超過30%,遠高於其他成熟國家(北美僅7.8%);重視研發與創新也能顯著提升企業競爭能力和維持領先地位,以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為例,持續投入資源研發,近年來製程已超越英特爾,技術領先優勢也帶動台積電股價大幅成長。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市場股票團隊表示,新興市場歷經2011至2015年間經濟成長放緩、企業獲利下滑的蟄伏,2016年初至今,持續受惠商品價格回升與出口增加,企業獲利揚眉吐氣,這段企業降槓桿期間,新興市場企業自由現金流量增加、淨負債權益比明顯下滑,財務體質漸入佳境。

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新興市場通膨轉弱,預期愈來愈多國家央行貨幣政策轉向寬鬆,有利穩定金融市場。策略上,鑒於中美貿易發展不確定性提高,在事件未釐清之前,市場尚具賣壓,盤勢仍具測低機會,基金先行降低部位,觀望事件後續發展。

配置上,莊凱倫表示,以基本面相對較佳的美股為主,歐股及新興市場部位則視美中及美歐貿易發展及市場信心變化調整風格方面,現階段以大型股為主,另外維持高股息部位,以期在波動環境中達到相對穩定的效果。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