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攻治療癌症疫苗商機 智合、榮總簽技轉合約

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國內新藥開發產學合作再傳捷報!臺北榮總及智合精準醫學,6日上午完成「治療性癌症疫苗」技術移轉專屬授權簽約,雙方將共同推動治療性癌症疫苗的研發,以期成功創造出一項台灣新藥。

此治療性癌症疫苗技術,是由台北榮總及陽明大學醫師藍耿立執行科技部「生技醫藥國家型計畫」及臺北榮總院內計畫,所獲得的研究成果。該疫苗在多項癌症動物模式中,包括:肺癌、結腸癌及膽管癌等具有顯著抑制癌細胞生長之效果,並取得美國、台灣、中國大陸等專利。

隨著一些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新藥、及細胞治療的核准,利用人體內在免疫系統攻擊腫瘤細胞的免疫治療,在一些多線治療無效的病患身上出現良好效果,及療效持續時間較長的特色,讓許多病友對免疫治療抱持著很大的希望,開啟了癌症治療的另一種新潮流。

也引領全球生技醫療產業,紛紛投入其他類型免疫治療(如:細胞激素療法、溶瘤病毒、癌症疫苗等)的研發。

其中癌症疫苗不僅可以用來預防健康人罹患癌症,也可以透過加強體內的免疫反應來治療癌症,更是全球癌症免疫治療研發的熱點之一。

根據Coherent Market Insights報告,2018年全球癌症免疫治療藥物的市場為567億美元,這些藥物包括:抗體藥物、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細胞激素療法、癌症疫苗等,應用於非小細胞肺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乳癌….等多種癌症的治療,預估2026年將成長至1,727億美元,複合年成長率高達14.9%。

目前除了許多生技公司以癌症免疫治療為主要研發領域,包括Bristol-Myers Squibb、Celgene、Eisai、Gilead、GlaxoSmithKline、Merck KGaA、Merck & Co.、Pfizer、Roche等10多家國際大藥廠也都看好癌症免疫治療市場,積極投入相關研發。

智合表示,將與臺北榮總共組團隊,根據臨床應用上尚未被滿足的缺口,持續進行該項治療性癌症疫苗的商業化研發。

智合將整合雙方研發團隊、及新藥開發上下游專業分工之接棒開發模式,加速研發成果商品化的時程,以期早日進入臨床應用,並成功打造產學研接力合作的新藥開發模式。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