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減少碳排放,已是不回頭的國際趨勢。中央研院究表示,我們需要回應國際減碳局勢,同時確保我國產業與經濟發展,有必要在雙贏的前提下,立即規劃兼具前瞻性與可行性的「國家長期深度減碳藍圖」,配合國際深度減碳期程,具體落實相關措施。
中研院指出,我國深度減碳途徑,要從能源與產業轉型、科技發展與治理等面向規劃,同時進行三項核心倡議:1. 啟動「臺灣深度減碳途徑」、2.建立對話平台並以公眾審議程序開展社會溝通,3. 訂定「氣候變遷法」,期盼《臺灣深度減碳政策建議書》能作為政府施政參考的方向,創造經濟與深度減碳的雙贏發展。
《臺灣深度減碳政策建議書》今(6)日公布,這是中央研究院歷年來發表的第15本政策建議書。院方表示,中央研究院組織法第8條第1項第3款明訂,中央研究院院士有「籌議國家學術研究方針」的職權。針對科技學術及相關社會重要議題發表建議書,是進一步落實院士職責、並將作業制度化。
包含今天發表的15本政策建議書,由中研院長遴選院士及國內外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組成研究小組,共同研擬討論。《臺灣深度減碳政策建議書》由中研院士王寳貫對外說明,他亦是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
政府已公布的我國減碳目標,將於2050年的人均排碳量應降至5.4~6公噸,並大力推動再生能源及綠能產業。中研院表示,為體現臺灣2°C減碳承諾,促使臺灣社會順利邁入新世代的低碳(零碳)產業與社會轉型,此次政策建議書研議小組倡議,臺灣應儘速以深度減碳為目標,審慎擘劃未來半個世紀或更長遠的宏觀轉型發展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