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大陸半導體去美國化 15檔狂奔

大陸半導體廠商憂心被美國企業掐住咽喉,展開「去美國化」採購策略,提高對非美籍企業的下單量,台廠欣興、穩懋等15檔可望受惠,6/10激情演出。圖/新華社
大陸半導體廠商憂心被美國企業掐住咽喉,展開「去美國化」採購策略,提高對非美籍企業的下單量,台廠欣興、穩懋等15檔可望受惠,6/10激情演出。圖/新華社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美國對華為實施禁售令,造成華為關鍵零組件受阻,大陸半導體廠商憂心被美國企業掐住咽喉,展開「去美國化」採購策略,法人認為,此舉將有利台廠,加上法人提早作帳、回頭加碼,包括類比電源IC設計公司尼克森(3317)、ABF載板廠欣興(3037)、南電(8046)及設備廠辛耘(3583)等15檔「大陸半導體去美國化」概念股,10日股價激情演出。

去年美國對中興通訊實施禁售令,造成中興被罰巨款,今年輪到華為被禁售及禁購,美國科技大廠包括Google、高通、美光等,紛紛加入禁售行列,華為為提高自主性,要求非美系的核心供應鏈廠商赴中國設廠,並提高對非美籍企業的下單量,並加速去美國化。

美中貿易戰火已波及大陸龍頭科技大廠,促使大陸半導體廠商加速非美系供應鏈採用。法人觀察,台廠此時如能趁機取代美國企業,擠入華為及其他大陸半導體供應鏈,將創造新的商機,舉凡IC設計、半導體設備、IC封裝測試、IC載板、PA等,都是可能受惠陸廠轉單的概念股。

此一題材發酵雖有待時間觀察,但10日已見三大法人提早發動買進,包括欣興、南電、聯詠、聯發科、日月光投控等,皆見法人大單敲進,提早展開作帳行情。

群益證券研究部副總裁曾炎裕分析,華為在5G技術開發上速度快,成本又較便宜,在通信市占有率已穩坐全球第一,以華為的產業市場地位,調整供應鏈「去美國化」,可望帶動華為供應鏈的成長機會。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認為,華為是全球第三大手機品牌廠商,對台灣科技業的影響僅次於蘋果。GOOGLE不支持華為手機,沒有ANDROID支援、沒有GOOGLE MAIL,智慧型手機不再SMART,電信公司馬上就決定不賣華為手機,華為原本海外市場的一億支手機銷售量,勢必會跑到其他品牌。

廖哲宏說,華為事件告訴大陸科技廠商一件事,必須加速去美國化,事實上,華為去年就已開始「去美國化」, 非華為的大陸企業最近也加入「去美國化」行列,大陸商務部擬具「不可靠實體清單」,來反制美國的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皆反應出大陸的憂患意識,此舉對台灣可能也是好事,因為只要趁此取代美企,就會是一個新機會。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