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保戶就愛躉繳 前4月等價保費只占保費27%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有錢就是愛一次繳清。為了檢視壽險公司分期繳保單占率,保險局設計「等價保費」,即躉繳保費只算10%、2年繳算20%,要6年繳以上才能算100%,結果今年前4月壽險業新契約保費5,096億元,等價保費僅1,360億元,占率約26.7%,代表大部分保費還是躉繳、2~4年繳費。

從2010年開始計算等價保費占新契約保費占比,最高是2016年有44.48%,但當年是因為投資型保單銷量不佳,減少了一部分躉繳保費的來源,而從2017年開始等價保費占新契約保費的占比就不到3成,2018年更降為25%,是歷年最低,今年前4月已有稍稍回升到26.7%,而主要壽險公司也已表示,要力推分期繳保單,增加保單利潤率。

22家壽險公司中,只有一家壽險業新契約保費跟等價保單是100%相等,即中華郵政壽險部因為只賣繳費6年期以上的保單,因此每一塊錢保費都是100%計入等價保費;另外如康健人壽及友邦人壽,等價保費占新契約保費都在9成以上。

前六大壽險公司的等價保費占率都在5成以下,今年前4月以國泰人壽等價保費占新契約保費46.7%為最高,南山人壽與中國人壽則不到20%,富邦人壽、新光人壽與台灣人壽則約在21~26%之間,只要是來自銀行通路的保費,多半是躉繳、二年繳費等,會拉低等價保費占比,另外即是富邦人壽、新光人壽與中國人壽今年初有新台幣高宣告利率保單的停售效應,躉繳保費占率一下子被拉高。

而等價保費占新契約保費最低的是法國巴黎人壽,因為主要行銷投資型保單,且多為類全委、目標到期債券基金等,一次躉繳保費的居多,因此等價保費占新契約保費僅10.01%,另外如安達人壽、合庫人壽、第一金人壽、宏泰人壽等,等價保費占率都在10~15%之間。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