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少魂」是大陸訊息產業發展的一大難題。陸企中興、華為接連遭遇美國「芯片斷供」也把這一個難題顯現出來。陸媒指出,大家在譴責美國貿易霸淩主義的同時,也關心著大陸芯片技術發展狀況,當前面臨的瓶頸是如何突圍並能自立自強。陸學者分析,關鍵核心技術的發展,往往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準備。
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俠客島》近日專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倪光南,他直指「中興事件」、「華為事件」沒有發生之前,很多人覺得芯片和普通的電子元器件一樣,買來用就好了。這兩個事件給我們上了一堂課,告訴我們芯片技術和芯片產業的極其重大的價值。這個事件是大陸的「警醒劑」。
對於大陸芯片技術的狀況,倪光南指出,在「芯片設計」方面大陸進步很快,已位列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不僅擁有全球數量最多的設計公司,而且水平達到了相當高度。但在「芯片製造」領域,大陸能力還需提高。目前,在芯片製造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企業大多來自美國、日本等國家,大陸芯片製造廠一大批裝備需要從國外進口。
倪光南表示,北京的中關村有潛力打造成芯片技術和產業集群的高地。不妨充分利用周圍的科研院所及人才資源,加上國家政策和資本的支持,統籌資金和研發資源,加強產學研合作,做出有大陸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項目。
面對內部芯片製造困難、外部封鎖等難題。倪光南分析,從供應鏈安全角度來看,一旦供應鏈的某個環節「斷供」,就會使整個行業陷入被動。關鍵核心技術的發展,往往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思想準備。
倪光南指出,發展集成電路產業,要有長期的思想準備和投入,不能指望短短幾年就獲得回報,真正把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起來,恐怕還要一、二十年的時間。大陸要有決心,也要有定力,要把行業「短板」補齊。
(中時 )
人民日報:大陸關鍵技術受制於人
為了因應美國制裁所導致的科技危機,大陸近日正式印發《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對此陸黨媒指出,大陸現今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並強調大陸已經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但「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格局」,沒有從根本上改變。
陸黨媒《人民日報》刊登文章表示,「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正如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長期以來,一代又一代科學家懷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憑借深厚的學術造詣、寬廣的科學視角,為祖國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冊的重大貢獻」。廣大科技工作者不忘科技報國的初心與使命,繼承弘揚科學家精神,把個人理想自覺融入國家發展偉業,為大陸科技事業發展創造了輝煌業績。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文章直指,大陸現今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也更需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當今時代,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大陸已經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但「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格局」沒有從根本上改變。
文章指出,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廣大科技工作者只有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才能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
文末強調,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沈的民族稟賦。自覺踐行、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實現突破,不斷增強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匯聚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磅礴力量,大陸就一定能建成創新型國家、建成世界科技強國。
(中時 )